| 名稱 | 《宿城區“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解讀 | ||
| 索引號 | 321302000/2022-01793 | 分類 | 政策解讀 ??其他 ?? 其他 |
| 發布機構 | 宿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
| 文號 | 關鍵詞 | ||
| 文件下載 | |||
| 時效 | |||
問:該規劃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2022年5月31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宿遷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宿政辦發〔2022〕35號),根據此規劃和《江蘇省教育現代化2035》《宿遷市宿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宿區政發〔2021〕13號),結合宿城教育實際,圍繞“強化主城區地位、高標準打造城市核心區”的目標定位及“三爭三創”工作要求,在制定出臺《宿城區“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問:和以往的規劃相比,這次宿城區 “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具有哪些新的特點?
這次宿城區 “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本著對上承接、立足實際的原則,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概況起來有“三個全面”“三個突出”:
“三個全面”即:一是全面總結了“十三五”教育事業取得的成績和獲得的經驗。二是全面分析了宿城區教育事業發展的短板、難點以及群眾亟待解決的方面。三是全面闡述了“十四五”期間,宿城教育的發展路徑和方法。
“三個突出”即:一是突出了高質量發展主題。《規劃》提出,全區上下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按照“三個優先”發展戰略(教育事項優先謀劃、教育工作優先安排、教育經費優先保障),全力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優質均衡發展和教育現代化工程,傾力打造“學在宿城”教育品牌。《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是,教育服務更加公平、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育生態更加優化、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教育質量顯著提升。二是突出了黨的全面領導。黨的領導是辦好現代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證。《規劃》強調要“堅定不移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教育工作全過程,堅持黨管教育方向、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干部人才,確保全區教育系統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三是突出了改革創新導向。《規劃》強調,立足教育區情,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強教育交流合作,通過改革、開放和創新,解決發展難題,激發教育活力,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問:“十四五”時期,宿城區在各類教育均衡發展上,規劃了哪些重點工程?
1. 優質普惠發展學前教育。到2025年,學前三年幼兒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9%以上,普惠園覆蓋率保持85%以上,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50%以上。落實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四個同步”政策,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要按省優質園標準建設,并一律舉辦為公辦幼兒園。通過“名園+”模式,擴充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總量,提高科學保教質量。
2. 優質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到2025年,持續推動“江蘇省教育現代化達標區”“江蘇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創建工作。通過托管、組建教育集團、擴大并均衡配置優質教育資源。加大對薄弱學校的支持和改造力度,吸引優秀教師和畢業生到農村學校長期任教,提高辦學質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城鄉學校共享優質資源。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比例為零,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率達95%。推進融合教育示范區建設,支持特殊教育學校拓展學段服務,可按照不超過當地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基準線10%增核績效工資總量,進一步提高融合教育發展質量。推進“一校一品”特色學校建設,爭創國家級特色學校1所,省市級6所。
3. 做大做強職業教育。到2025年,職業教育資源基本能滿足宿城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宿城中專創建成省中職領航學校、升格為省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辦學單位,舉辦大專學歷教育;對照五年制高職校標準,完成宿城中專異地新建。建成“產教融合型”示范企業10個,中職畢業生本地就業率保持在75%以上。
4. 推動建設終身教育。到2025年,省級標準化社區教育中心達標率100%,建成省社區教育特色品牌3個、市社區教育特色品牌7個,城市、農村居民的社區教育參與率分別達到70%、50%以上。推動發展老年教育事業,“十四五”期間,70%以上的鎮(街道)建有老年大學分校,50%以上的村(社區)建有老年大學學習點。
5. 規范發展民辦教育。優化民辦教育發展環境,依法落實民辦學校的法律地位,保障民辦學校辦學自主權。規范民辦學校監督制度,依法保障教代會的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權。強化督導評估,規范民辦學校資產、財務、有關變更、教育教學管理。
問:宿城區就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有哪些舉措?
1.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穩步推動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深化“三學”課堂建設實踐“自主學、合作學、展示學”新樣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創新意識。2022年,培育4至5所課堂教學改革樣板學校;2023年,全面推進“三學”課堂教學改革,實現“三學”課堂教學改革100%全覆蓋。
2. 堅持科研興教戰略。加強教研隊伍建設,提升研訓員教科研水平,完善教育科研成果轉化機制,增強教科研服務教育教學的能力。實施“精準教研訓”,完善“區—片—校”三級教研網絡,建立以“校本教研”為主,“區域教研、聯片教研、網上教研”為輔的多種教研方式,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3. 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制度。構建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多元評價機制,樹立正向、科學、發展的評價觀。健全學校自我評價制度,提高學校開展自我評價的意愿與能力,加強學校自我評價的規劃、組織與管理,形成良性的自我評價反饋機制。
問:“十四五”期間,宿城區有哪些舉措保障教育發展?
1.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推進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持續推進學校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和教師黨員先鋒工程,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建設全面覆蓋、全面過硬。
2.推進依法治教。加強教育執法力度,及時堅決查處違反教育法律法規、侵害受教育者權益、擾亂教育秩序的行為,依法維護學校、學生、教師的權益。推進依法辦學。
3.保障教育投入穩步增長。堅持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事業,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
4.強化教育督導與評估。進一步完善教育督導制度,聚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建立健全教育督導機構,加強督導隊伍建設,促進督學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提高教育督導工作質量和水平。
5.不斷優化教育環境。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積極宣傳教育系統先進典型和模范事跡,加強學校安全穩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