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區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做好今年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政務公開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及企業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準確執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促廉潔,推動“六穩”“六保”落地落實,以高質量公開助力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一、推進政務運行全過程公開透明
(一)全面公開權力配置信息。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根據法律、法規、規章修訂情況,及時更新完善權責清單并按要求向社會公開,編制發布區級層面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著力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不動產登記辦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減證便民行動等方面公開。
(二)推進公開權力運行過程信息。構建完善基層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凡是涉及公眾權益的重大行政決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要主動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等,采取聽證座談、網絡征集、咨詢協商、媒體溝通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專欄及時公布征求意見采納情況,相對集中的意見建議不予采納的,公布時要說明理由。對照市政府辦公室編發的《26個試點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匯編》(市政府門戶網站“網上宿遷”的政務公開專欄,已通過“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試點建設”專題,匯總發布國家部委26個試點領域標準指引,以及省、市前期試點形成的有關經驗成果,可登陸查閱參考或下載),結合本單位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11月20日前編制完成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由政府辦統一匯總,向社會公布。要按照“便民化、智能化、人性化、一體化、標準化”要求,進一步豐富完善政務公開體驗區功能,優化公眾的“政務公開體驗”。
(三)加強重要部署執行和結果公開。重點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年度重點工作、民生實事項目等重大決策部署,按照職責分工提出行之有效的公開內容、措施、方式、時限等,重點公布進展情況、取得成效、后續舉措。要進一步加強督查和審計發現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公開,積極公開問責情況,切實增強抓落實的執行力。開通公眾意見建議渠道,跟蹤決策實施情況,了解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開展決策執行效果評估,及時做好政策微調,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
(四)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繼續抓好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提高公開實效。認真做好就業創業、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征地征收、安全生產等社會高度關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領域的信息公開。通過多種形式公開義務教育招生方案、招生范圍、招生程序、報名條件、學校情況、錄取結果、咨詢方式等信息。進一步做好醫保監管、藥品零售及使用環節監管、醫療服務等信息公開。
二、切實加強公共衛生信息公開
(一)常態化推進疫情信息及時向社會公開。常態化做好疫情信息發布工作,依法依規做到及時、準確、公開、透明,讓公眾實時了解最新疫情動態和應對處置工作進展。要融合各類信息發布渠道,有效運用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方式,全方位精準公開各行業領域積極應對疫情影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要密切關注涉及疫情和企業復工復產的輿情動態,做到快速反應、及時回應。進一步加強應急預案法定公開,認真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公開經驗,切實增強公共突發事件信息公開能力和水平。
(二)嚴格依法保護各項法定權利。妥善辦理涉及公共衛生事件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除公開后將損害公共利益、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定禁止公開情形外,最大限度向申請人提供相關信息,更好滿足公眾知情權,維護政府公信力。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對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收集的個人信息,要嚴格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有關規定,采取有效措施保管并妥善處理。
三、強化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
(一)深入解讀重要政策。重點圍繞“六穩”“六保”,按照中央和省、市、區有關部署要求,切實加大政策發布解讀力度,全面闡釋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各項政策舉措及其效果,實時發布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等政策措施信息。緊緊圍繞穩企業保就業、增強發展新動能、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部署,解讀好相關政策措施、執行情況和工作成效。建立政策常態解讀機制,堅持“線下、線上”解讀同步開展、同步推進。扎實做好線下政策解讀,新出臺政策印發實施1個月內,相關責任單位要專門召開政策面對面解讀會,邀請政策受眾群體座談交流、現場答疑解惑,切實把政策宣傳解讀到位。創新開展線上解讀方式,健全政策簡明問答工作機制,把企業群眾最關心的政策信息從文件中提煉出來,積極采用圖片、圖表、音頻視頻、卡通動漫等形式,多用客觀數據、生動案例,以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形象化、通俗化、多元化解讀,讓企業群眾看得到、聽得懂、易獲取、有實用。
(二)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對生態環境、脫貧攻堅、就學就醫、食品藥品、市場監管、社會保障、社會治安、房地產市場等經濟社會熱點,以及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創業的堵點痛點,加強輿情監測、研判、回應,及時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增強政務輿情風險防控意識,主動與宣傳、網信等相關部門聯系溝通,完善重大政務輿情信息共享、協同聯動、快速反應機制,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處置。
(三)擴大政務開放參與。積極推行政府開放日制度,開展多樣化主題活動,增強政府與公眾互動,增進社會對政府工作的理解、認同和支持,樹立政府開放透明形象。配合做好宿遷12345熱線、《星期三政民互動》活動等,通過政府與群眾零距離、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及時回應和解決群眾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問題。
四、加強公開平臺建設
(一)提升政府網站服務水平。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和信息發布審核,把好政治關、政策關、文字關。加快推進政府網站集約化,強化信息資源檢索功能,提高檢索的準確性、便捷性和結果展現的科學性。建立宣布失效文件清單,對宣布失效文件全面梳理,形成主動公開失效文件清單,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專欄向社會公開發布,方便公眾查詢。
(二)推動政務新媒體有序發展。切實發揮政務新媒體政務公開新型平臺作用,按照“一個單位在同一平臺只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的原則,理順政務新媒體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進一步規范開設整合、內容保障、安全防護、監督管理等工作。持續提升政府網上履職能力,不斷強化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傳播、互動、查詢、辦事服務等功能,推動更多優質政務信息和服務資源向移動端集聚,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便捷貼心的移動服務。政務新媒體工作情況列為政務公開年度考核指標。
五、著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化規范化
(一)強化組織領導和監督考核。各單位、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進一步理順和完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要切實履行職責,定期召開工作會議聽取情況匯報,研究解決重大問題,不斷把政務公開推向縱深。
(二)抓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貫徹落實。嚴格落實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關主動公開的新規定新要求,加強對新條例的學習培訓,使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全面熟悉、準確掌握條例各項規定。按照新條例要求,嚴格規范依申請公開程序和答復文書格式,準確適用依申請公開各項規定,從嚴把握不予公開范圍,對法定不予公開條款堅持最小化適用原則,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工作質量,依法保障公眾合理信息需求。
(三)扎實推進標準化建設。各單位、各部門要按照市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建設國家級試點項目宿城區示范點推進要求,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加快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建設,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標可依、有標可循、有標可量。鼓勵各單位、各部門立足自身實際,積極探索創新,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政府信息公開創新案例應用。
各單位、各部門要將貫徹落實本要點的主要情況,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