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連著千家萬戶,事關百姓福祉。11月14日,洋北街道2024年第四季度“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的主題正是關于完善社區養老機制建設。

當日上午,區政協領導韓松帶領駐點區政協委員首先對洋北街道民生e家運營情況開展專題調研,詳細了解洋北街道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為協商議事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
“推進社區機構養老‘三位一體’融合發展,關鍵是要發揮好社區養老的樞紐作用。”“應明確和壓實社區在提供養老服務方面的基本責任,培育扶持專業化、品牌化養老服務機構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要整合社區衛生、養老服務資源,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醫療和養老服務”。在隨后開展的協商議事環節,政協委員踴躍發言,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就做深做實醫養結合,政協委員張軍科表示,整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老年健康管理工作,構建以社區為支撐的家庭養老體系是目前醫養結合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解決中老年人醫養結合的主要途徑。應完善基層投入和激勵機制,保障和調動基層醫護人員開展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
民生e家如何與養老服務相銜接的問題是政協委員張富一直關注的。“建議社區養老機構優先覆蓋社區的重點老年人。養老服務信息平臺要與醫療機構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有機鏈接起來,真正實現高質量的惠老、利老居家養老。”

針對養老機制的短板問題,政協委員孫家山認為,“應進一步對養老問題進行細分研究,在實施兜底保障的基礎上,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將農村醫養問題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發揮城鎮化在養老醫療方面的輻射效應和延伸服務,盡快補齊養老政策與服務短板。
經協商,會議達成以下共識:深入挖掘資源,助推養老服務高效率運行;拓寬宣傳渠道,多形式開展綜合養老服務宣傳;堅持部門聯動,支持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整合資源,加大對老年人數字技能培訓,助力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更好地融入數字時代,享受數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