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豪杰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宿城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發展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持續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打造了牛角村歡樂田園度假區、朱海休閑運動小鎮2個高品質的核心景區,建成了金樽坊等一批高質量度假文旅項目,先后獲得首批國家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地區、江蘇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鄉村旅游創新發展先行區、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等眾多榮譽,古黃河濱水休閑街區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的基礎已經打牢。
一是突出“全新”賦能,打好文旅“融合牌”。秉承“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理念,加強文旅項目招商,注重引進社會資本,培育新型消費業態。以農為基,推進1957蠶海文化村、漁村苗圩等項目建設,做精SU系列酒店品牌,豐富農文旅業態新供給;以商為主,發展“谷子經濟”,打造寶龍金鷹街區“潮玩經濟”,促進文商旅休閑街區迭代升級;以體為翼,招引垂釣等體育賽事項目落戶,以文體旅供給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以文為魂,深入挖掘和利用西楚文化、兩河文化、紅色文化,打造金鷹小劇場,引入國內知名團隊入場演出,年開展文旅消費類演出60余場。
二是突出“全時”繁榮,升騰城市“煙火氣”。聚焦文化惠民和消費促進,圍繞培育文化、旅游、體育、演出等新型消費場景,著力發展壯大文旅經濟、賽會經濟、流量經濟。發揮寶龍二十四街、新盛街、黌學街等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帶動作用,推出文旅消費游、親近自然游、紅色研學游、自在鄉村游、舌尖美食游等5條精品游線,讓游客慢下來、停下來、留下來。拓展“非遺+”新經濟,做優旋木雕等9家非遺工坊,推動傳統工藝搭乘數字經濟東風,上云出圈,讓更多的“指尖技藝”變成“指尖經濟”。
三是突出“全域”外宣,展現極美“宿城景”。聚焦品牌建設和精準營銷,全面融入長三角文旅一體化發展,深化與南京、蘇州及周邊重要客源城市協作交流,做精休閑、親子、運動等旅游名片,推動“水韻天成·自在宿城”文旅品牌出彩出圈。扎實推進古黃河濱水休閑街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創建工作。持續舉辦龍舟賽、垂釣、電競等文旅消費活動,邀請新銳旅游達人拍攝短視頻,在抖音、小紅書、微博等新媒體矩陣式傳播,吸引更多游客近悅遠來、打卡“自在宿城”。
如對上述答復還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聯系單位、聯系人及電話:
宿城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王羽弦,15996781299。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宿城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