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武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開發利用古運河、古黃河旅游資源的建議的委員來信收悉,內容立足我區“兩河穿城”的獨特資源稟賦,深刻剖析當前文旅開發短板,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對我區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是踐行“兩山”理論,突出“全域全局”發展理念。重點加強兩河遺產保護和管理體系,深入實施兩河沿線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堅持將生態保護修復、文旅發展和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探索出一條生態價值實現的文旅發展路徑。突出“全域全局”發展理念。注重頂層設計,確定“一廊一核一帶四組團”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突出“水韻天成”生態底色。搶抓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和列入“國家山水工程”政策機遇,朱海休閑運動小鎮由治污治亂切入,變212個散污魚塘為4000畝水域面積的生態景區。牛角淹生態旅游及水環境修復項目入選2023年省重點文旅產業項目、牛角村歡樂田園度假項目榮獲省“2022-2023江蘇文旅消費熱力榜”、朱海休閑運動小鎮入選2024年省重點文旅產業項目。突出“鄉村度假”主題特色。挖掘在地文化,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建設文旅項目,牛角村歡樂田園度假區結合牛文化、農耕文化,打造獨有的特色IP,成為親子游、鄉村游打卡勝地。
二是精塑品牌形象,打造農文旅融合新場景。充分挖掘兩河自然資源、歷史資源和文化資源稟賦、推動農文旅融合向更高水平邁進,實現農文旅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支持鼓勵傳統文化具象化表達,推動農產品的包裝、標識就地取材于農耕文化氣息濃郁的藤編、木器等物品,將農耕文化、漁文化等理念融入卡通人偶、花扇等文創產品生產設計,打造更具辨識度的鄉村旅游產品30種以上。積極創新鄉村夜游新場景,運用光影技術、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多媒體融合等新技術,把民間傳說、民俗記憶搬上舞臺、植入景區業態,打造互動式、沉浸式傳統文化演藝節目。創新“省地共建”模式,與江蘇荔直播合作搭建“直播+文創”“直播+農產品”兩大直播基地,精塑“支書助農直播間”“返鄉新村干直播間”等品牌,通過鄉村老手藝人、網紅主播引流、全媒體帶貨、專場銷售、公益直播培訓等形式激活鄉村文旅消費,年度孵化農文旅電商人才600人。
三是創新推廣方式,展現農文旅融合新畫卷。聚焦品牌建設和精準營銷,全面融入長三角文旅一體化發展,深化與上海、南京、蘇州及周邊重要客源城市協作交流。充分利用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蘇北大鼓、蘇北琴書,聯合國內著名女聲“宿遷小大姐合唱團”共同創排曲目,宣傳文旅資源。同時持續舉辦“朱海垂釣大賽”“龍舟賽”“鄉村電競”“音樂節”等活動,讓游客在賽事和演藝中感受鄉村的活力和浪漫。積極探索開展以西楚文化、漁文化等為題材的微短劇創作,推動牛角、朱海、蠶桑等特色村成為鄉村文旅題材微短劇取景地,切實提升鄉村旅游的感知度與傳播力,不斷打響“水韻天成、自在宿城”文旅品牌。
京杭大運河和古黃河是宿城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與旅游資源,做好兩河區域開發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目標。再次感謝您的寶貴建議,希望您今后繼續關心支持我區旅游事業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共同推動宿城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對上述答復還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聯系單位、聯系人及電話:
宿城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王羽弦,15996781299。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宿城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