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濤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研究保護開發支口大河文化遺跡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宿遷是全國唯一擁有中國大運河三個歷史時期主航道的城市,支口街道坐擁古今的古泗水(古黃河)、中運河兩個主航道。據實地調查和專家考證,清朝前期,從皂河至張家口溝通古黃河的支河河道,是中運河前期的樣板工程,中運河全面開通后,支口境內黃河和中運河之間的支河段被關閉,部分河道因多年淤廢和集鎮建設被人為填埋,形成您所說的“支口大河”。
關于“將支口大河列為省、市、區文物保護項目”問題,當前我區正在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我局將慎重對待這一建議,將古支河河道遺址納入普查范圍,及時組織登記,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組織專業團隊,對古支河相關河段遺址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等進行進一步調查、挖掘,及時上報普查結果和調研情況,結合政府、上級文物主管部門及專家指導意見,確定是否作為不可移動文物加以保護、認定、公布。
關于“對支口大河進行河道清淤開挖,并進行相關考古研究”問題,為了加強對地下文物保護,近年來,根據國家、省市區的相關會議文件精神,在我區全面開展考古前置工作,特別對地下文物埋藏區、文保單位“兩線”范圍內以及用地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規劃建設用地,落實“先考古,后出讓”的考古前置政策,支口街道位于我區中運河沿岸,歷史上曾留下豐富的河工遺存,對支河的“清淤開挖”和“考古研究”,我局將在依法依規履行報批手續等方面提供政策服務。
關于“通過招商發展支口大河文旅項目”問題,我局將以 “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 新時代文物工作22字工作方針為指導,本著文旅融合工作宗旨,參照支口街道或相關部門、單位的招商洽談結果和文旅項目意向,結合“支口大河文旅開發”用地規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單位,突出支口漕運文化的特殊地位,認真研究大運河歷史文化,深入挖掘支口河工遺存和漕運歷史文化底蘊,講好宿城支口大運河故事,通過開展考古前置等工作,讓支口街道地下、地上河工、漕運遺址等文物資源,來詮釋支口在大運河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歷史貢獻和獨特地位。提高宿城支口古支河的地方歷史文化影響力。
如對上述答復還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聯系單位及聯系人:宿城區博物館 董輝
聯系電話:84500998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宿城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