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園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傳統文化產業轉型,推動“文旅體商”融合發展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宿城區文廣旅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工作制度日益完善、傳承活力明顯增強、傳承體系更加健全,在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高位謀劃強化推進。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非遺傳承保護工作,以兩辦名義印發了《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連續7年將非遺保護相關事項納入全區民生實事項目清單、連續5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區委區政府重點督查考核事項,逐步成為宿城區群眾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節目。積極爭取區財政投入1000余萬元,在全市率先建成非遺專題展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展示非遺保護成果,成功入選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打造對象。
二是分類保護明確基數。建立健全國家、省、市、區四級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堅持分類保護、加強項目管理,對全區非遺項目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目前,全區共有區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名錄66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4項、市級22項、區級29項,特別是蘇北大鼓于2021年成功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填補了全市獨立項目入選的空白;現有區級以上代表性傳承人86人,其中省級3人、市級27人、區級56人。
三是壯大非遺傳承隊伍。多渠道培育老中青三代琴鼓傳承梯隊,實現文化傳承薪火相繼。在新修訂的《宿城區“梧桐引鳳”人才引進辦法(2023-2025)》《宿城區“鐘吾優才”人才培養辦法(2023-2025)》中,持續優化人才引育扶持辦法,明確加強文藝家隊伍建設的政策規定。近年來,通過本土培育扶持、專項編制引進等形式,新招錄3名琴書大鼓專業人才,培育琴鼓藝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人、省級非遺傳承人2人、市級非遺傳承人7人。其中,1人榮獲第九屆江蘇省文藝大獎曲藝獎“終身成就獎”,1人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1人獲江蘇省文藝大獎新人獎。
四是立足品牌全域惠民。做強非遺文化惠民系列品牌,不斷拓展品牌內涵和外延,“周末書場”聚焦社區與景區版塊、“送戲下鄉”涵蓋15個鎮街、“琴鼓村村行”覆蓋全區160個行政村(社區),全區累計演出12000余場。“周末書場”榮獲2020年度江蘇省群眾文化“百千萬工程”優秀活動品牌,“琴鼓村村行”理論進萬家獲批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4個單位頒發的優秀志愿服務項目。蘇北琴書、蘇北大鼓活態保護與傳承入選江蘇非遺保護傳承優秀實踐案例。“鄉村書場”經驗做法被市委宣傳部采納并在全市推廣。
接下來,宿城區文廣旅局將更大力度、更廣范圍促進非遺保護和傳承,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非遺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
如對上述答復還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聯系單位、聯系人及電話:
宿城區文廣旅局 溫暖 0527-82960636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宿城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