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項目促發展 圍繞目標抓落實
全力推動王官集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18年12月26日)
2019年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攻堅之年,更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王官集鎮將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區委五屆七次全會精神,以鄉村振興為總目標,以“六增六強”為主旋律,以項目推進為主抓手,建好生態宜居新家園、生態農業示范園、電商扶貧創業園三大園區,突出項目細化舉措,緊扣發展狠抓落實,全力推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四大基地為著力點,實現農業結構調整新突破。瞄準果蔬產業的發展定位,重點打造4個農業示范基地。一是加快花園酥梨生態農業示范園提品升級,重點圍繞外圍形象提升、基礎設施完善、總體規模擴大、銷售渠道拓寬、鄉村旅游開發等加大建設力度。二是進一步擴大九城果蔬扶貧產業園規模,加大土地流轉及附屬配套建設力度,帶動群眾就業增收。三是積極培育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將唐圩果蔬創業園做出特色。四是加大萬林億元農產品加工項目幫辦力度,探索“農產品加工+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產品種植和銷售,促進農民增收。
二是以產業集聚為抓手,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強化專業招商、產業招商、以商引商、網絡招商等方式,緊盯河北京華管業有限公司和山東魯銅有色金屬有限公司2個意向項目,進一步溝通和洽談,力爭項目盡早簽約。加大中消安全設備(宿遷)有限公司、翔宏新材料、華先農業科技等在手億元項目的幫辦,力爭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加快電商扶貧產業園載體平臺建設,提升園區對優質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加大項目招引力度,促進產業集聚、項目集中、土地集約。
三是以項目化思維為導向,實現脫貧攻堅新突破。鞏固完善現有大病救助、醫療“0付費”等創新舉措,加快實施“一掛三化”、“小田并大田”等項目。綜合利用扶貧多元力量,采取小額人身保險、教育教學、家門口就業、“一村一品一店”、大病補充保險、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分類施策,精準扶貧。建設標準化廠房、高炮、購置農機等來壯大集體經濟收入,確保7個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全部超18萬元,2105戶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四是以電商扶貧產業園為龍頭,實現網絡創業新突破。加快電商扶貧產業園建設及閑置廠房盤活,聚焦創業富民。多元化途徑建設標準化廠房,確保2019年新建標準化廠房2萬平方米以上。優化設施環境,持續推進園區內道路拓寬與綠化亮化提升改造。以眾創空間為陣地,充分發揮“返鄉興村”創業聯盟作用,定期開展創業培訓,帶動引導抱團創業。促進項目集中、資金集中、人才集中,進一步激發創業熱潮,確保2019年實現“淘寶村”全覆蓋。
五是以生態宜居為目標,實現民生保障新突破。對鎮區功能進一步完善,重點做好商貿綜合體提品、二代公廁建設、停車線施劃、外立面出新、弱電入地整治等。深入開展“263”專項行動,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大對散亂污企業及畜禽養殖治理力度,加快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及收運體系建設。突出沿線主干道、境內河道的治理力度,抓好“兩違”管控。與潤民水務積極對接,加快朱海水庫開發建設,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六是以改善群眾住房條件為契機,實現鎮村建設新突破。加快梨園春天和朱海人家兩片集中居住區規劃設計及手續辦理,按照“五通八有”、“十到位”的要求高標準建設,打造全區示范項目,讓群眾住上“滿意房”、“放心房”。充分用足土地增減掛鉤政策,積極盤活閑置廢棄的存量土地資源,實施土地置換,增加建設用地指標,拓寬資金來源。
七是以黨建引領為抓手,實現作風建設新突破。聚焦主責主業,深入貫徹“40/60”計劃及“兩單四掛”要求,把村干部隊伍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徹底解決“兩委”班子不健全、不團結、戰斗力弱的問題。弘揚“三真”精神,嚴格實施“三單兩制”,強化督查考核,以項目為抓手,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認真落實“三重一大”制度,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深入開展“五方聯談”,推動管黨治黨責任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