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門情況
(一)基本情況。
1.主要職能。
(1)依照國家統計法律、法規,貫徹執行國家、省、市統計制度和統計標準,組織指導和綜合協調全區各鄉鎮(街道)、各部門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搜集、整理、匯編、提供國民經濟核算資料,核定、公布全區性基本統計資料,定期發布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統計信息。
(2)按照國家、省、市統一部署和區委、區政府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全區重大的區情區力調查。
(3)組織實施農林牧漁業和農村住戶、工業、建筑業、房地產業、運輸郵電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基本單位、能源、投資、人口、勞動力、公共管理及服務業、反映社情民意等統計調查。
(4)組織實施全面小康監測,對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運行情況進行分析、預測和監督,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統計信息和咨詢建議,為區委區政府進行宏觀決策、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5)組織實施統計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監督檢查統計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對鄉鎮街道和部門統計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對統計調查對象實施統計監審,依法查處統計違法違紀行為。
(6)指導全區鄉鎮(街道)和部門加強基層統計基礎建設,建立健全全區統計信息自動化系統和統計數據庫。
(7)組織開展全區統計干部教育、統計知識培訓。
(8)承辦區政府和上級統計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2.機構情況。
根據部門職責分工,本部門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綜合統計科、法治科。本部門下屬單位包括:宿城區統計調查隊、宿城區普查中心、宿城區統計專項監測中心。從決算單位構成看,納入宿城區統計局2020年部門匯總決算編制范圍的預算單位共計2家,具體包括:宿城區統計局本級、宿城區統計調查隊。當年無變動。
3.人員情況。
本部門年末實有人數27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8人,事業編制人員19人。
(二)當年取得的主要事業成效。
1.提品升質,統計基層基礎不斷夯實。一是制定《宿城夯實統計根基 提升業務能力工作辦法》,堅持鎮街道(園區)“十有十化”;村居(社區)“六到位六提升”;四上企業“四有四化”全覆蓋。二是加強鎮(街道)、園區統計隊伍建設,明確2名以上專職統計業務人員,招聘協統員22名,統一配備統計調查專用電動車50輛。三是實現“四上”企業統計人員配備全覆蓋,645家“四上”企業均配備專兼職統計員,各項調查樣本點位均聘有統計協管員或輔助調查員,統計力量更加完備,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2.依法治統,統計督察整改全面完成。緊緊圍繞省統計督察組反饋的問題和具體整改措施,出臺《宿城區統計局貫徹落實江蘇省統計局第1統計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宿區統發〔2021〕5號),聚焦學習貫徹、基層基礎、改革創新、數據質量等方面,逐項對賬銷號,逐條認真落實,統計局層面34項整改措施,全面整改落實到位。協助區委區政府層面落實22項整改舉措,有效提升統計數據真實性、準確性。形成“1+3+X”攻堅舉措,擬省局推廣學習。
3.高效務實,圓滿完成“七人普”工作。按照省、市人普辦統一部署,堅持依法普查,制度普查,主動承接市級人口普查綜合試點,提煉總結“5997”試點成果,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學習。強化“五精五嚴”工作舉措,扎實有序開展小區圖繪制、戶主姓名底冊摸底、長短表登記等各階段普查工作,在全市領先率先,圓滿完成全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區統計局榮獲國家級先進集體;雙莊、河濱、項里、龍河、中揚榮獲省級先進集體。
4.爭優創先,改革創新工作亮點紛呈。一是借力市局電商入庫改革試點,探索創新宿城電商入庫“555”工作法,穩步推進耿車、中揚兩家試點鎮,已成功入庫零售企業23家;二是借力區政府聯合市統計局授、掛牌活動,精心組織57家限下貿易調查樣本點掛牌活動,提高各項調查樣本單位為國統計的榮譽感、責任心,有效提升統計調查數據權威性、公信力;三是創建統計資料開放共享機制,搜集整理近20年來統計資料,實現統計資料檔案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共享化。截至目前,已整理完善檔案資料1344盒11000余件、各種統計書籍、年鑒、資料3000余冊。
二、收入支出預算執行情況分析
(一)收入支出預算安排情況。
2021年本部門收入、支出年初預算數均為976.39萬元,與上年相比收、支年初預算數均減少292.58萬元,下降23.1%。主要因2020年新增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經費,2021年普查工作已收尾。
年度執行中,收入調整預算數為966.27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937.48萬元、其他收入28.79萬元。與收入年初預算數相比減少10.12萬元,主要因2021年節約工作中經費的開支。支出調整預算數為1012.2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589.75萬元、項目支出422.46萬元。與支出年初預算數相比增加35.82萬元,主要因新增中央級、省級費用,且包含2020年結轉資金的支出等。
(二)收入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2021年本部門收入年初預算數為976.39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976.39萬元。年度執行中,收入調整預算數為966.27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937.48萬元、其他收入28.79萬元。與上年相比收入調整預算數減少625.28萬元,下降39.3%。主要因2020年;增加七人普經費、統計基層基礎建設補助專項資金等,且2021年財政收回結轉結余資金。
2021年本部門支出年初預算數為976.39萬元,其中基本支出487.39萬元、項目支出489.00萬元。年度執行中,支出調整預算數為1012.2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589.75萬元、項目支出422.46萬元。與上年相比支出總計減少564.12萬元,下降35.79%。主要因2020年增加七人普經費支出,2021年普查工作已收尾。
1.收入支出與預算對比分析。
2021年本部門收入總計966.27萬元,與年初預算數相比減少10.1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937.48萬元,與年初預算數相比減少38.91萬元,主要2021年財政收回結轉結余資金;其他收入28.79萬元,與年初預算數相比增加28.79萬元,主要增加省調局、中央級等統計經費。
2021年本部門支出總計1012.21萬元,與年初預算數相比增加35.8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22.79萬元,與年初預算數相比增加45.13萬元,主要因增加目標考核獎等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9.52萬元,與年初預算數相比減少3.74萬元,主要因人員調整、基數變動;衛生健康支出16.76萬元,與年初預算數相比減少1.1萬元,主要因人員調整、基數變動;住房保障支出123.14萬元,與年初預算數相比減少4.45萬元, 主要因人員調整、基數變動。
2.收入支出結構分析。
2021年本部門收入總計966.27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為937.48萬元,占總收入比重為97.0%;其他收入28.79萬元,占總收入比重為3.0%。
2021年本部門支出總計1012.2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為 萬元,占總支出比重為98.0%;其他收入支出20.20萬元,占總支出比重為2.0%。按功能科目分類看,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22.79萬元,占總支出比重為81.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9.52萬元,占總支出比重為4.9%;衛生健康支出16.76萬元,占總支出比重為1.7%;住房保障支出123.14萬元,占總支出比重為12.1%。
3.支出按經濟分類科目分析。
2021年本部門支出1012.21萬元。其中,按支出經濟分類看,工資福利支出556.74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411.52萬元、資本性支出43.95萬元。
“三公”經費預算數是3萬元,支出決算數是6.55萬元。支出合計中,公務接待費6.55萬元、無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無因公出國(境)費。 主要因2020年度有三公經費結轉,故2021年預算中減少該部分金額。
本年度會議費預算0萬元,支出決算數0萬元。
本年度培訓費預算39.84萬元,支出決算數10.81萬元,因受疫情影響,減少大規模培訓次數,改用視頻會議等方式召開。
4.財政撥款收入、支出分析。
2021年本部門財政撥款收入937.48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576.77萬元,下降38.1%,主要因2020年新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經費。財政撥款支出992.01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487.82萬元,下降33.0%。其中,基本支出589.75萬元,項目支出402.26萬元,主要因2020年增加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經費支出,2021年此項工作已收尾。
5.非財政撥款收入分析。
2021年本部門非財政撥款收入28.79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48.52萬元。主要因2020年上級撥入七人普試點經費等。
(三)年末結轉和結余情況。
2021年本部門年末結轉和結余17.38萬元。其中,按資金來源看,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0.17萬元、其他收入結轉和結余17.21萬元;按資金性質看,基本支出結轉0萬元,項目結轉和結余17.38萬元,主要為省調局統計經費的結轉。
宿城區統計局(本級)年末結轉和結余17.38萬元。其中,按資金來源看,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0.17萬元、其他收入結轉和結余17.21萬元;按資金性質看,基本支出結轉0萬元,項目結轉和結余17.21元。
宿城區統計調查隊年末結轉和結余0萬元。
(四)與預算支出相關的其他指標分析。
2021年本部門年末資產合計75.16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106.63萬元,下降58.7%,主要因2021年支出2020年未發放的經費,且2021年財政清理結余結轉資金。其中流動資產合計18.88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103.18萬元;非流動資產合計56.28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3.44萬元。
2021年本部門年末負債合計1.68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80.24萬元,主要因2020年未發放的七人普經費在2021年支出。
(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無
(六)當年預算執行及績效管理中存在問題、原因及改進措施。
無
三、本年度部門決算等財務工作開展情況
1. 建立健全財務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我單位依據《會計法》等財經法規和區財政局有關規定,及時修訂《財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使全局人員有章可循,為我單位財務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奠定基礎。同時按照區紀委、區財政等部門的要求,加強對財務收支的監督。按照財務決算工作的總體要求,由專人按時保質完成填報。
2. 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我單位始終把強化會計基礎、提高財會人員素質,作為一件重要工作來抓。一是認真選配財會人員。按照規定配備財會人員,并做到會計、出納分設;二是規范會計科目。按照區財政局規定的《支出分類科目》要求,正確整理原始憑證、填制報賬單據;三是注重財會人員業務知識水平提高。能夠積極參加區財政局組織的業務知識培訓,并能學以致用,指導財務工作開展。
3. 強化內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量入為出,保障重點,做好后勤保障,確保統計工作正常開展。一是如實反映,及時匯報,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定期和不定期向局領導匯報經費使用情況,便于領導及時掌握資金使用情況。以便正確決策,確保用好資金,推動統計工作開展;二是專款專用,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對普查及其他專項經費做到專款專用,定期做好專項經費預算表,確保普查及其他專項工作正常開展;三是嚴格把關、規范使用。堅持重大資金、重大項目支出領導集體研究,堅持按區紀委、區財政局規定進一步規范報賬程序,堅持規范執行各項支出標準,堅持嚴格管理資金,堅持收支兩條線,保證資金使用規范。
附: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一、行政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1.支出增長率,衡量行政單位支出的增長水平。計算公式為:
支出增長率=(本期支出總額÷上期支出總額-1)×100%
2.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單位當年支出總預算及分項預算完成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當年預算支出完成率=年終執行數÷調整預算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支出數。
3.人均開支,衡量行政單位人均年消耗經費水平。計算公式為:
人均開支=本期支出數÷本期平均在職人員數×100%
4.項目支出占總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單位的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項目支出比率=本期項目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
5.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占總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單位的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人員支出比率=本期人員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數÷本期支出總數×100%
6.人均辦公使用面積,衡量行政單位辦公用房配備情況。計算公式為:
人均辦公使用面積=本期末單位辦公用房使用面積÷本期末在職人員數
7.人車比例,衡量行政單位公務用車配備情況。計算公式為:
人車比例=本期末在職人員數÷本期末公務用車實有數:1
二、事業單位財務分析指標
1.預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業單位收入和支出總預算及分項預算完成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預算收入完成率=年終執行數÷調整預算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收入數
預算支出完成率=年終執行數÷調整預算數×100%
年終執行數不含上年結轉和結余支出數
2.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占事業支出的比率,衡量事業單位事業支出結構。計算公式為:
人員支出比率=人員支出÷事業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業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業單位按照實際在編人數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計算公式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離退休人員支出)÷實際在編人數
此外,行業事業單位還可根據相關財務制度規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關分析指標,如:
1.財政撥款依存度, 衡量部門(單位)對財政撥款的依賴程度。
財政撥款依存度=財政撥款收入÷收入總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