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數據局公示首批“數據要素×”典型案例,其中宿城區智慧農業監測調度服務平臺以“構建數字農業數據空間助力宿遷發展”為目標,成功入選江蘇首批“數據要素×”現代農業典型案例名錄。
智慧農業監測調度服務平臺依托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遙感、三維建模等先進技術,精準聚焦“監測、調度、服務”理念,實現對農業數據“盤、聚、治、通、管、用”目標,形成“以圖管農、以圖管地、以圖排患、以圖防災、聯動指揮”的農業數字化管理新模式,高水平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宿城樣板。
一是聚焦精準洞察,完善智慧農業的監測網絡。根據前置問題清單,全面摸排全區農業數據資源,輸出數據調研報告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平臺設計,構建一張覆蓋全區、多維度、實時農業數據監測網絡,形成龐大的數據海洋。借助大數據分析與AI算法深度挖掘,不僅精準反映農業脈動,更預見了作物生長趨勢與潛在風險,顯著提升了監測的精準度與時效性,降低產量波動,有效預防病蟲害,保障農產品質量與安全。
二是聚焦精準決策,構建智慧農業的調度中樞。以“一庫、一網、一鏈、一圖、一聯”為核心架構,構建統一的基礎數據庫標準,建立智慧農業3大基礎數據庫、16大業務數據庫,繪制農業大數據圖層26個、歸集數據24萬余條,形成全域智慧農業大數據資源目錄庫。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現對穩產保供、社會化服務等領域深度數據應用,通過數據+模型+時間+空間綜合分析方式,構建起集分析、預測、預警、決策于一體的智能調度體系。利用可視化技術,將復雜農業數據轉化為直觀易懂的圖表和地圖,實現“全域農業一屏統覽”,為政府、企業、農戶、行業提供大數據參考,建立“事前預警、事中監控、事后評估”“區—鎮—村”三級農業指揮調度聯動體系,分析數據實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企業與農戶通過精準方便的農業服務,用數據指導生產。
三是聚焦精準對接,鍛造智慧農業的服務典范。在監測與調度智能化基礎上,拓展傳播途徑實現大屏、PC、手機、電視、廣播等全媒體矩陣傳播,明確數據源,構建長效數據采集機制,多維度、跨部門、跨應用整合數據資源,統一對接、交換、匯聚、清洗和轉換,實現數據共享交換、全域關鍵數據融合。建設統一的線上產業信息服務渠道,以信息化的手段推動產業相關的專家、技術等服務資源集聚,建設資源服務線上“聚集地”。在線化的信息服務為當前3900余家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在用戶和服務資源中搭建橋梁,讓社會公眾切實感受農業發展帶來的好處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