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聯界別:
您們提出的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 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謝您們對我區企業發展的關心與支持,我單位會同區發改局、區司法局、區人社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法院、區工商聯等協辦單位對您們提案提出的意見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優化惠企政策服務
(一)完善政策宣貫與服務體系
深入落實常態化聯系服務重點企業機制,幫助企業排憂解難。舉辦惠企政策宣講會,編印發放省市區惠企政策匯編。整合發改、工信、市場監管等部門力量,依托“宿商講壇”等平臺開展惠企政策專題講座,引導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依托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集聚各類高水平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提供知識產權和科技創新“一站式”服務。
(二)暢通政策兌現渠道
擴大“免申即享”覆蓋范圍,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人社局2024年為2925家單位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002萬元。自2013年8月1日起,持續推進失業保險降費率工作,2024年為企業減免失業保險費1855萬元。
(三)強化政企溝通與監督機制
舉辦法護營商主題沙龍,搭建法院、協會與企業溝通平臺,提供優質法律服務。探索建立營商環境監督員機制,對全區營商環境進行監督,倒逼部門換位思考、從企業和群眾的需求出發,深化改革、重構流程,促進營商環境優化。
二、維護公平市場競爭環境
(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
落實知識產權獎勵政策,突出質量導向。專利數據穩定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2024年全區專利授權1612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862件,比上年增加191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2.95件。實施知識產權強企強鏈工程,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提升知識產權合規運營和戰略運用能力,累計“貫標”企業超200家,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5家,省級知識產權戰推項目1家,市級強企項目8家,強鏈項目1個,累計獲評宿遷市專利獎13項。積極探索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模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推出激光裝備產業知識產權證券化、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等多項全國、全省“首單”金融創新舉措,夯實貫穿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金融體系。
(二)健全糾紛快速化解機制
法院與區工商聯、商會聯合建立了“1+N”訴調機制,拓展涉企解紛新途徑,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省心省力的司法服務。建立“宿城區年輕一代企業家商會調解工作室”,協助工作室制定《自治公約》,引導會員之間的糾紛通過商會內部協調解決。法院選派1名專業調解員常駐“商事商會調解室”,2名民商事法官輪班參與,根據企業個性化需求提供針對性解紛路徑。2024年受理商事訴前調解案件數4133件,調解成功數2875件,調解成功率為69.56%,標的額為5.14億余元。針對企業需求、涉企糾紛熱點痛點,組織特邀調解員已開展調解業務培訓5場,切實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能力。
(三)強化涉外法律服務
成立涉外法律服務團,為涉外企業提供國外反壟斷訴訟和應訴、海運損失、涉外合同審查等服務。組織律師事務所參加律師涉外業務專業化能力培訓,提升律師辦理涉外法律事務的實務能力。目前,我區已有4名律師入選江蘇省涉外法律人才數據庫,6名律師入選宿遷市涉外法律人才數據庫,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三、促進企業自身能力提升
(一)實施數字化轉型攻堅行動
落實“智改數轉綠提”、“智改數轉網聯”專項政策,支持“三化改造”賦能、能效對標試點和智能裝備推廣等關鍵領域系統創新。依托省市免費診斷服務和第三方機構,組織企業參加“智改數轉”免費診斷,制定系統集成服務方案。筑牢數字基礎,加快星級上云、標識解析和工業互聯網推廣應用。推進智能裝備應用,鼓勵激光光電等裝備企業加強智能化裝備研發推廣,支持技術改造優先應用。突出示范標桿引領,建立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和互聯網標桿工廠梯次培育,建成一批省級智能工廠、省級智能車間、市級互聯網標桿工廠。
(二)構建合規管理賦能體系
推進企業“法治體檢”。司法局推進“產業鏈+法律服務”項目,到重點產業鏈企業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一次調研走訪、一次法治宣講、一次座談交流、一次法治體檢。組織律師對激光產業園重點產業鏈企業開展法律服務,律師根據有無專業法律顧問、外債權時效性、采購合同、用工勞動合同等方面對企業開展精準法治體檢。2024年以來,法院組建公司法、勞動法、合同法等“法官講師團”開展法治講座和巡回審判20余次,向企業發放《企業法律體檢表》開展“一對一”風險防范和法律體檢等活動,為65家企業提供建議70余條。
四、下一步打算
(一)強化思想引領與黨建融合
組織民營企業家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借助專題教學、現場教學等多樣化形式,增強“四個自信”。開展紅色教育基地實踐活動及“紅色黨建+企業治理”研學,培育家國情懷。推動黨建與企業治理協同發展,將政治理論學習與企業發展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融入“宿商講壇”“非公企業家懇談會”、專題教學、現場教學等活動。在企業內部積極推動黨建與企業治理深度融合,培育一批黨員示范崗,發揮黨員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引導組織民營經濟人士參與光彩事業,履行社會責任。
(二)優化政策服務與制度保障
健全完善政策體系,分類別、系統性集成整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匯編》,開展專班專組上門服務、政策智能匹配、政策宣講會等活動、實現規上企業及重點企業全覆蓋。擴大免申直達政策范圍,加快資金直達兌現。實行技改投資項目備案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技改項目)不見面審批,七日內快速審批備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深入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布局優質專利,并引導企業根據需求加快培育高質量專利。優化知識產權激勵政策以促進轉化運用,推動知識產權向重點產業集聚形成核心競爭力。建設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加大優秀機構宣傳推介力度并促進其與企業、園區、高效院所等對接,助力專利挖掘和高質量專利產出。
(三)提升風險防范與法律服務
聚焦提升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開展送法進企業、進園區,“企業家學法”等活動,優化產業鏈法律服務的組織形式、工作機制,將涉營商環境法規政策及改革措施送達至各類企業,為企業提供法律體檢、法律培訓等服務,同時推動我區涉外法律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服務保障企業依法及時妥善解決糾紛、維護權益。
(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企業走訪服務。開展大走訪活動,定期由區領導帶隊走訪企業,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時收集并解決企業面臨的用工、融資等實際問題,建立問題閉環解決機制,確保企業訴求得到有效回應。推進數字化轉型。實施新一輪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改造項目、培育試點示范等重點舉措,組織開展國家級綠色示范創建。持續加強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標桿創建等政策的系統研究,動態完善培育庫、需求庫,清單化滾動式做好項目儲備,點對點精準指導企業,提高政策匹配申報精準度。
如對上述答復還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聯系單位:宿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聯系人:劉靜悅
電話:0527-82960253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宿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