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委員:
您提出的《堅持工業強區、產業興區,以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催生孕育新質生產力》來信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全區上下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將“工業強區、產業興區”作為核心戰略,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動制造業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在這一戰略指引下,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強化鏈式招商與產業集群發展
宿城區依托宿城經濟開發區、運河宿遷港產業園等重點園區,針對新材料等先導產業,實施精準招商,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強鏈。通過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帶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如近幾年招引落地的南玻院、世成紡織等企業,均在各自產業鏈內發揮重要作用。
二、積極申報創新平臺,推動產業技術創新
近年來,宿城區圍繞膜材料、化學纖維、激光光電等產業,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打造“高端、高質、高效”的產業技術創新源頭。鼓勵龍頭企業、相關機構牽頭創建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市級新型研發機構。2024年底,全區省級企業研發平臺達34個,研究生工作站達25個,江蘇先進光源技術研究院和綠港現代農業研究院獲批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備案,全市首批。綠港現代農業研究院通過CNAS認證。今年以來摸排30家企業備案市級研發機構,推動龍頭企業、相關機構牽頭創建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
三、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壯大產業企業矩陣
貫徹落實《宿遷市創新型企業全過程培育實施方案》,以“全鏈條培育、全方位支持、全要素支撐”為導向,培育壯大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以“專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和(潛在)獨角獸企業為標桿的創新型企業矩陣。一是精準招引人才科技項目。強化科技型招商項目在推動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上的導向作用,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和我區重點產業鏈,大力實施“雙招雙引”,壯大科技型企業集群,促進產業創新發展。聚焦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人才科技資源集聚區域,開展科技招商推介、人才招引專題活動,著力招引一批“小而優、小而美、小而強”的項目,培育產業發展的“螞蟻雄兵”。2024年,全區招引人才科技項目45個,其中科技項目19個,人才項目26個。近三年,我區累計招引人才科技項目達153個,其中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有65個,招引項目中已經成長為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1家、規上企業2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育成率為19.6%,招引數量和質量連續三年居全市前列。二是推進創新型企業量質齊升。大力實施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升級,持續推進“規轉高”“高培強”。2024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129家,專精特新企業達37家,省瞪羚企業達3家,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27%,全市第二。今年4月份,牽頭出臺科技招商三年行動計劃,將企業從落地時就納入梯隊培育,形成“種子庫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市高企培育庫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四級培育模式,種子庫內企業達500家。
四、推進關鍵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問題
圍繞主導產業和重點產業鏈,加強產業急需和前沿技術的分析研判,常態化開展技術需求征集工作,因地制宜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解決一批制約我區產業發展的關鍵材料、關鍵設備、核心器件等“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2024年,組織申報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2項,規上企業研發支出首次超10億元,全區專利授權1612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862件,比上年增加191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95件。今年以來,組織申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5項;推動激光產業園組織先進光源研究院等單位申報省“創新引擎計劃”。全區規上企業1-4月研發支出同比增長15.16%。
下一步,我局將按照您的來信提議,進一步強化工業強區、產業興區導向,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如對上述答復還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聯系單位:宿城區工信局
聯 系 人:劉達陽
聯系電話:0527-82960251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宿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