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前寶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聚力企業擴量增容 聚焦產業轉型提質 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聚勢賦能》的提案收悉,經會同相關部門研究,現答復如下:
收到您的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視,專門研究部署提案辦理工作,明確承辦科室和工作要求,確保辦理工作落到實處。針對提案中提出的建議,我們逐條逐項分析研究,對已經落實的意見,我們進一步優化完善推進舉措,對尚未落實的建議,抓緊制定具體推進舉措,提出切實可行的辦理方案,確保提案辦理工作取得實效。
提案中提出的四條建議,我們全部予以采納并推動落實,具體情況如下:
一、關于“聚焦企業擴量增容,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基礎”的建議
一是深化靶向精準招商。圍繞“3+4+X”產業體系和重點產業鏈,深入挖掘招商引資比較優勢,科學編制《宿城區產業鏈招商指引》,梳理產業鏈節點企業布局,緊盯創新鏈關鍵環節、產業鏈核心節點、價值鏈高端領域,篩選重點領域細分賽道,明確產業鏈招商重點關鍵環節,形成延鏈強鏈壯鏈需求清單,針對企業個性需求,精準洽談推進落地,實現“按圖索驥”“順藤摸瓜”式精準招商,切實引進一批畝均貢獻大、產業契合度高、就業帶動強的龍頭型、基地型、旗艦型項目。2024年,全區完成新簽約項目77個,協議投資總額623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2個、50億元項目3個、百億級項目1個。
二是提速項目落地轉化。健全完善“365”全生命周期推進等機制,實行開工率每周調度、竣工率雙月會辦、入庫率逐月比對、投產轉化率動態研判。針對已落戶項目,“一企一策”制定推進方案,及時解決規劃、土地、環評、招工等問題,設定項目開工、竣工、投產目標時限,到期預警、超期警示、催辦督辦,加快把一個個項目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點,形成“儲備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竣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2024年新竣工項目61個,完成投資223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1個、凱盛新材料完成投資40億元,新竣工投資增量、增速和10億元完成率均位居全市前列。
三是推動增量項目達效。堅持周調度、月分析監測機制,構建起覆蓋增長點企業的全周期跟蹤體系,覆蓋先進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核心領域。全面摸清摸實日立能源、嘉泰激光、力鑫裝備、世成紡織、新瑞邦、通得電氣、長江精工等增長點開票、產值、利潤、訂單、用電等指標變化情況,結合環比波動、同比增長、行業對標等維度,重點摸排訂單下滑、成本上漲、要素保障等痛點,開展增長點調研10次,召開專題協調會8次,推動跨部門聯動解決具體問題,最大限度助企搶訂單、拓市場,成功解決世成紡織蒸汽供應不穩定、通得電氣原材料運輸受阻等6類15項具體問題,全年推動各類項目加快投產、實現增量產出,2024年19個增長點累計實現開票銷售48.95億元,其中世成紡織開票銷售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成為當年度首個“十億級”紡織企業標桿。
四是加快企業梯度成長。按照“百億領航、十億壯大、億元支撐、小微成長、特色突破”目標思路,實施規上企業數量倍增和培大育強行動,2024年宿城區開票銷售超億元以上規上工業企業60戶,其中超10億元企業8戶、超百億企1戶,全年新增規上企業55戶;堅持“專精特新”方向,引導中小企業深耕主業,提升專業制造和協作配套能力,在細分領域成為“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目前全區擁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累計39戶、創新型中小企業159戶。大力實施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升級,持續推進“規轉高”“高培強”。2024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129家,省瞪羚企業達3家,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27%全市第二。
二、關于“聚焦產業煥新提質,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激發動能”的建議
一是推動傳統產業高端躍升。我區圍繞“產品高端化、裝備智能化、工藝先進化、效能綠色化、生產數字化、管理現代化”發展方向,聚焦紡織服裝、綠色建材、食品、機械加工、綠色家居和輕工等重點行業,加速激活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動能,推進傳統產業提質煥新。全區排定、滾動更新列市設備更新項目38個、計劃總投資13.58億元,箭鹿毛紡節能降碳項目、瑞吉精密遷建等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力帛紡織等6戶企業申報市級設備更新和綠色化改造項目,五得利制粉系統改造更新項目列入超長期國債儲備。分批次開展重點工業行業落后生產工藝裝備排查和淘汰工作,引導工業企業加快低端低效退出,深化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評價工作,2024年通過市去產能項目3個,全區累計淘汰低端低效設備超820臺(套)。
二是提速新興產業規模集聚。研究起草《宿城區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緊緊立足我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未來發展趨勢,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突破方向,鞏固發展新能源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集群、提檔升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加速突破高成長性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形成多業并舉、多點支撐、多元發展的“4+X”梯次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格局。重點實施創新能力提升、產業培優育強、產業集群壯大、產業體系建設等四大行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特色發展、集聚發展。
三是布局未來產業前沿突破。根據全市未來產業布局,結合宿城產業和資源稟賦,我區著力在產業主體強基、應用場景賦能、生態營造優化等方向上下功夫,構建我區未來產業“3+X”特色發展體系,重點培育前沿新材料、氫能與新型儲能、低空經濟三大未來產業主賽道,積極拓展先進計算、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X個未來產業新方向,構筑宿城新型工業化競爭新優勢,推動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產業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宿城提供有力支撐。
三、關于“聚焦企業轉型升級,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加速”的建議
一是深化智改數轉網聯。鼓勵支持龍頭企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實施以先進生產線為主的迭代改造,箭鹿毛紡、佩捷紡織、長江精工等龍頭企業開展系統化智能改造,實現商業模式、產品研發模式等全方位變革,全區累計建成先進級智能工廠6個、省級智能車間16個。加快數字化集成,推動大數據、云計算、5G、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制造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一行業一標桿”,建成五星級上云企業26戶。
二是構建綠色發展格局。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將環保程度、能耗限度、集約力度等綠色發展指標納入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1+1+8”評價體系,嚴把項目準入,推動開發區納入省級“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園區,凱盛新材料、金典玻璃等企業參與產品碳足跡核算試點。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加大綠色產品供給,打造一批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綠色工廠和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等試點示范項目,累計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1個、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1個、省級綠色工廠10個、市級綠色工廠18個。
三是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強化技術攻關和產品開發,鼓勵鏈主企業強化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開展“三首”產品創新研制和推廣應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箭鹿毛紡、百護紡織等企業項目先后獲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立項支持,累計26個產品入選省“兩新產品推廣應用”清單。實施“科創引翼” 產學研合作行動,建立科技成果轉化“供需對接清單”機制,打通知識產權創造、保護、管理、運用和服務全鏈條,推動創新成果在我區轉移轉化。加快培育標桿產業孵化載體,推進激光裝備科技企業孵化器提升質效,創建省級標桿孵化器。推動孵化加速載體與特色園區的聯動,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特色產業園區”創新成果孵化轉化載體鏈條。2024年,全區轉化科技成果60余項,技術合同成交額超20億元。
四、關于“聚焦要素資源支持,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保駕護航”的建議
一是推動載體功能提檔。各園區定位清晰,港產聯動、南北合作、特色聚焦、存量提升形成互補,開發區立足工業經濟“主力軍、主陣地”,抓“區中園”特色發展,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運河宿遷港產業園聚焦“港航產”一體化,強化港城融合,打造產業集聚高地;?激光產業園建設利用激光光電產業鏈基礎,增設儲能電池、PCS變流器生產線,推動激光切割設備、光學鏡片等技術與儲能裝備制造融合創新;龍河機電裝備智造產業園立足“一區多園”加強特色產業集聚和區域聯動增效,做好南片區建材集聚區建設;食品產業園構建食品加工、研發、流通、信息交流為一體的綠色食品產業集聚區。鎮域經濟在吸納就業、培育特色產業、促進城鄉融合方面作用突出,如耿車鎮電商產業繁榮、家具制造邁向品牌化品質化;蔡集鎮農旅融合特色鮮明、食品加工依托農業資源快速發展;龍河鎮立足紡織底蘊成功引進多個優質項目。各鎮因地制宜,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成為全區工業經濟的重要特色增長極。
二是攻堅產業人才引育。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著力引進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引領產業發展的行業領軍人才及團隊。開展各類專題產學研活動,聚焦重點產業技術需求,精準推進企業與高校配對,形成“產業鏈—高校院所”長期合作機制,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建立科研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2024年,開展雙招雙引推介會、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超10場,赴省內外10余所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12場,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50余人。今年以來,開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和各類產學研活動5場,組織27名高層次人才申報科技副總。
三是提升企業服務效能。常態化開展幫扶解難,優化完善區級領導和部門常態化聯系服務重點企業機制,2024年開展規上企業家家到及重點培育企業調研走訪活動4次以上,通過掛鉤部門主辦、屬地領導即辦、產業鏈專辦等三位一體解決路徑,全力破解企業用工、融資等要素發展難題,辦結率達90%以上。惠企政策落地見效,編制印發《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匯編》,集國家、省、市、區工業系統政策于一體,并啟動政策宣講室活動,按照“固定+流動”形式開展入園入企宣講活動,覆蓋400余家企業,確保政策紅利直達企業,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159戶企業獲批2023年度區級高質量發展、智改數轉綠提以及支持鄉鎮工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2845.13萬元,70戶企業獲批市級獎補資金2538.14萬元。
下一步,我局將以提案建議為行動指南,全力突破規模瓶頸、激活創新引擎,加快構建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懇請持續監督支持,共同推動宿城工業經濟邁上新臺階!
如對上述答復還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聯系單位:宿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聯系人及電話:董亞楠 82960253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宿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