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宿城區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新型儲能制造業作為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新興領域,發展前景廣闊,是推動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的基礎支撐,促進區域經濟綠色發展的有效抓手。新能源產業已列入我區“3+4+X”產業體系的先導產業,近年來,聚焦百億級產業攻堅和重點產業鏈培育,我區加快實施八大行動,聚力推進新型儲能產業的擴量增容和提質增效。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優化產業鏈招商。深入挖掘新能源產業鏈招商引資比較優勢,科學編制《宿城區產業鏈招商指引》,梳理新能源產業鏈節點企業布局,緊盯創新鏈關鍵環節、產業鏈核心節點、價值鏈高端領域,篩選重點領域細分賽道,明確產業鏈招商重點關鍵環節,形成延鏈強鏈壯鏈需求清單,針對企業個性需求,精準洽談推進落地,實現“按圖索驥”“順藤摸瓜”式精準招商,切實引進一批畝均貢獻大、產業契合度高、就業帶動強的龍頭型、基地型、旗艦型項目。
二是強化載體建設。強化?激光產業園建設,利用園區已集聚的90余家激光光電企業(含29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產業鏈基礎,增設儲能電池、PCS變流器生產線,推動激光切割設備、光學鏡片等技術與儲能裝備制造融合創新。強化“三院兩體一中心”平臺支撐,吸引儲能領域高層次人才團隊入駐。加快?微電子制造產業園擴容?,結合園區規劃方案設計進展,布局電芯模組、儲能集成系統生產線,打造智能化制造基地,配套建設標準化廠房及能源微電網基礎設施,滿足高精度制造需求。
三是完善政策扶持。市級層面出臺了《宿遷市支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宿政規發〔2023〕11號),從科技創新、推廣應用、金融和人才支撐等方面全力強化了支持政策,推進引建一批儲能產業項目、初步建立儲能產業鏈條,不斷擴大儲能應用規模;區級層面修訂出臺了新一輪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支持儲能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技術改造、質量品牌創建、智改數轉網聯和擴量增效,持續提升發展質態。
四是加快技術創新。加快企業創新平臺建設,全力擴大企業研發機構覆蓋面,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應建盡建,推進宏鑫達、蓄能谷等企業建成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并梯次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推進技術攻關,聚焦產業鏈短板弱項,圍繞新型儲能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探索揭榜掛帥、研發眾包、定向擇優等技術研發形式,組織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卡脖子技術,形成一批原創性標志性技術成果;加快新產品開發,凱盛新材料、宏鑫達和蓄能谷等重點企業圍繞超薄光伏玻璃、鈉離子電池和熱泵系統等領域,加快推進產學研合作和“三首兩新”產品開發。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拓展產業鏈。高效推進項目引建行動,優化“16728+N”招商工作新體系,構建專業招商、委托招商、基金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強化產業精準招商、深化項目引建質效,堅持“項目為王”和“招大引強”,招引一批符合宿城產業定位的龍頭型、基地型重大項目,推動一批新型儲能重大項目落地增效,形成一批新經濟增長點。積極融入全省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和整零對接活動,促進新型儲能重點企業與省內外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支持“鏈主”企業發揮產業生態影響力,引領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協同發展,推動電池供應體系多元化發展。
二是支持企業研發創新。圍繞全氣候、寬溫域、高安全、長續航動力電池、固態電池、固液混合鋰電池等先進產品,綜合運用定向擇優、揭榜掛帥、賽馬制等多種形式,依托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平臺等多種平臺,支持重點企業開展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強化產業科技人才支持,持續實施引才工程,加快聚集一批一流企業、高校院所等高端緊缺人才,培育一批創新企業家、先進制造技術人才和先進基礎工藝人才,并搭建企業和高校院所高層次人才交流互動、協同創新平臺,推廣“創新創業在企業、科研育人在高校”等新模式。
三是加快儲能推廣應用。根據省發改委《關于加快推動我省新型儲能項目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精神》,到2027年全省共布局約350萬千瓦獨立新型儲能項目,經反饋全省至2027年儲能項目指標已全部安排到位,遠期儲能項目指標暫未進行優選布局。建設端方面,進一步整合國有公司資源,深度參與電網側儲能電站前期規劃,并積極向省市發改委匯報爭取遠期儲能指標,同時合理利用220kV及以上變電站資源,科學選定項目地塊,有序推進獨立新型儲能開發建設。用戶側儲能方面,各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宣傳引導,鼓勵工商業企業建設用戶側儲能項目。
如對上述答復還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聯系單位:宿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聯系人:謝婷婷
聯系電話:82960207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宿遷市宿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