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古城街道未保站內,一場以“指尖造燈,點亮奇思”為主題的手工制作活動正火熱開展。“我們工作早出晚歸,孩子暑假沒空陪她,每周的活動真是想到我們心坎上了!”一位快遞員家長在送孩子時由衷感慨。他表示,未保站不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去處,孩子對豐富的課程也充滿期待。
據了解,古城街道未保站共有12名新就業群體子女參與,3名在校大學生志愿者師資護航,每周4-5次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作業輔導、安全教育、文化體驗等服務,有效緩解了暑期子女照看的壓力,確保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健康、有意義的假期。
未成年人保護站是古城街道深化為民服務、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街道持續探索新就業群體暖“新”服務途徑,在寶龍24街“暖新友好街區”、府前社區等商圈、樓宇、街區廣泛布局29個“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提供歇腳飲水、手機充電、休憩、意見收集等“6+X”基礎服務。服務網絡持續延伸,配套建成6個小哥休息區與專屬停車區,發展88家暖“新”商家聯盟,更打造了省級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站和全市首家新就業群體女性服務驛站,為新業態青年打造“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溫暖家園。
7月10日下午,在古城街道項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歡聲笑語不斷,20余名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群體在“手腳并用”“蒙眼踏步”等趣味游戲中盡情釋放活力。
在扎實推進關愛服務工作的同時,街道高度重視情感關懷的溫度傳遞。通過精心組織交通安全培訓、法律法規宣講、健康講座及義診等賦能活動40余場,有效提升新就業群體的安全意識和健康素養。緊扣“冬送溫暖、夏送清涼”主題,常態化開展慰問,精準發放包含護膝、手套、保溫杯等暖心物資以及冰袖、礦泉水、掛脖風扇等防暑套裝,累計惠及1000余人次。此外,創新打造“青年夜校”平臺,助力青年職場技能提升與業余生活豐富,全方位構筑有溫度的情感聯結。
新就業群體穿梭在城市的“毛細血管”中,熟悉社區民情,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街道通過創新打造府前社區“新警融合服務站”,充分發揮走街串巷、熟悉網格的職業優勢,常態化開展“隨手拍”“馬上傳”等活動,累計上報并協助解決環境秩序、公共設施等問題85個,排查消除安全隱患46處。在中高考期間,主動組建愛心護考專業隊伍,為學子平安赴考保駕護航,讓“雙向奔赴”的治理溫度在基層持續傳遞。
從解決子女看護的“關鍵小事”,到構建遍布街區的“服務驛站”;從無微不至的“情感關懷”,到激發治理熱情的“雙向奔赴”,古城街道正以黨建為引領,用服務暖人心,以治理聚合力。下一步,古城街道將繼續堅持黨建領“新”、服務暖“新”、治理聚“新”,聚焦新就業群體的“急難愁盼”,不斷增強新就業群體的歸屬感和自豪感,讓他們真正能在古城安下心、落穩腳、扎下根,共同繪就更有溫度的城市圖景。
簽發人:冒含笑
審核人:王 涵
擬稿人:王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