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宿公分發〔2024〕32號
關于宿城區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第36號建議辦理情況的答復
王偉生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緩解學校路段擁堵的建議收悉,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涉及資規、住建、公安、交通、城管、教育等多個部門,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工程,更是系統工程、政府工程。校園周邊道路和學生出行交通安全社會關注度高、承受度低,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針對您提的建議,公安交警部門成立調研工作組,專題開展緩解校園周邊道路交通擁堵和加強學生上放學護學工作的調研。通過深入調研,認真分析我區校園門前交通安全現狀,找準造成交通擁堵原因,并結合實際進行研討,按照“一校一策一方案”標準,研究落實提升改進工作的思路辦法,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多方共管護學機制。護學工作任務重、責任大,緩解學校路段擁堵、維護校園門前秩序,僅靠公安交警部門唱“獨角戲”難做實、難見效。我們已提請區道交委統籌公安內部警務資源和教育、學校、社會各方多方力量,落實專門力量參與護學工作,建立“多位一體”聯勤聯動護學機制。對內,統籌轄區派出所、校園警務室、街面巡特警等警力資源;對外,策動校園保安、老師、學生家長、志愿者等力量,落實分解護學責任,形成管控合力。
二是實施精準高效護學勤務。公安交警部門已加強與學校常態溝通聯系,實時掌握教學安排,加強路網運行監測,針對性調整勤務安排,重點加強早晚高峰時段學校周邊及擁堵節點的指揮疏導、巡邏喊話,有效提高路面見警率和管事率。組織多方力量在上放學高峰時段設置護學崗,加強上放學時段學校門口及周邊車輛、人員疏導,依法查糾制止亂停亂放、隨意調頭等交通違法行為,對流動攤點較為集中的區域,組織“一街三方”聯勤執法力量,不定期開展突擊整治,維護學校周邊交通環境。啟動快速處警機制,提升學校周邊交通事件及警情處置效率,嚴防發生長時間、大范圍交通擁堵。
三是改善校園周邊通行環境。針對現有學校,充分利用現有道路資源,通過區域、節點“雙微”改造,不斷提升周邊道路通行能力;全面排查涉學涉校交通安全隱患,對發現的隱患問題,由區道交委交辦相關責任部門落實整改。針對有條件的學校,推動開放現有校內停車場、運動場地等,設立專門上放學接送過度空間,增加臨時停車泊位,提高交通供給,最大限度解決學校周邊停車難問題。加強資規、教育等部門溝通,在學校設計環節,開展交通影響評價,嚴把建設標準,避免先天性缺陷。此外,還統籌各方資源,探索多元校車供給模式,解決校車運力缺口,提請公交公司進一步優化公交線路,合理設置站點,對學生居住集中區域、規模較大小區,落實定制公交進校園,增加公交吸引力。
四是強化交通安全宣傳引導。公安交警部門定期組織民警深入學校上交通安全課,充分利用校園板報,舉辦主題班會、家長會,發放交通宣傳畫冊、致家長一封信、觀看交通安全教育片等形式,深入宣傳交通安全知識,通過“小手拉大手”,鼓勵引導廣大師生和家長多乘坐公共交通、錯時接送學生、不亂停亂放、不阻礙交通、禮讓斑馬線,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行為習慣。
如對上述答復還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聯系人:周珊,電話:82163330。
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