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
1.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術,并從中培養對該項目的濃厚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2.掌握與提高足球理論知識,技術、和能力,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
3.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認識,堅強的意志品質和集體主意協作精神,團隊的集體榮譽感。
二、具體措施:
1.根據學生生理及心理特點,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循序漸進原則由易到難,多表揚,多鼓勵;
2.以學校精神為主,保證一定時間的練習來提高質量;
3.樹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吃苦精神,以提高學生的素質
4.以多種有趣的教學方式,使隊員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發展個性,
三、訓練計劃
(1)訓練時間
周一至周五:
早晨:10:00—10:30 下午:3:30—4:30
(2)訓練地點:學校足球場
(3)訓練基本任務、內容、要求及手段
(A)提高隊員的訓練、比賽作風。
四、訓練方面:
1、嚴格組織紀律性
2、嚴格訓練質量
3、比賽作風方面
4、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作風。
5、加強發揚勇猛頑強的戰斗作風。
6、嚴格的比賽紀律。
提高隊員全面身體素質,重點發展速度、靈敏、協調、爆發力等素質
1、學習掌握跑的正確技術。
2、發展提高速度所需要的肌肉力量,
3、提高完成各種技術動作所需要的靈敏協調能力。全面提高隊員的基本技術(重點是傳、接球技術),逐步發展隊員個人的技術特長
1、提高活動中控球能力。
2、正確掌握傳球、接球技術。
3、提高技術運用的合理性。
4、注意發現隊員特點并加以培養。
提高隊員的戰術能力(重點是個人戰術和局部戰術)
1、明確個人的攻守職能以及進攻和防守的原則。
2、提高個人戰術意識和局部2對1、3對2能力。
3、確定基本陣容,初步形成3—2—1防守反擊的基本打法。
五、主要訓練手段
1、身體訓練手段:定時定距的高抬腿跑,跨球跑等。負輕杠鈴蹲跳、蛙跳等。
2、技術訓練手段:各種個人顛、控球練習,多種連續傳射練習,各種1對1攻守,2—3人1組的跑動中傳接配合,各種人數相等、不等的傳搶練習。
3、戰術訓練手段:2對1,2對2,3對2,4對4對抗攻守,半場攻守,5對5攻守練習和練習比賽。
每周內容安排表
|
課次 |
周次 |
活動內容 |
備注 |
|
1 |
第二周 |
熟悉球性、踩球顛球練習 |
|
|
2 |
第三周 |
熟悉球性、踩球顛球練習 |
|
|
3 |
第四周 |
熟悉球性、傳球練習 |
|
|
4 |
第五周 |
熟悉球性、傳球練習 |
|
|
5 |
第七周 |
熟悉球性、傳球練習 |
|
|
6 |
第十周 |
熟悉球性、踢球練習 |
|
|
7 |
第十一周 |
熟悉球性、踢球練習 |
|
|
8 |
第十二周 |
熟悉球性、踢球練習 |
|
|
9 |
第十三周 |
綜合練習 |
|
|
10 |
第十四周 |
綜合練習 |
|
|
11 |
第十五周 |
綜合練習、小型比賽 |
|
|
12 |
第十六周 |
綜合練習、小型比賽 |
|
六、總結
為更好的發展我校校園足球活動,每學年度對所開展的足球活動進行階段性總結,并形成書面材料、文本資料。對于參與足球校園的相關教師在比賽或活動中有突出表現的給予表揚和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