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一、支口實驗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二、學校安全管理責任制度
三、學校安全教育制度
四、學校課堂(室內)教學安全管理制度
五、學校課堂(室外)教學安全管理制度
六、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七、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管理制度
八、學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九、學校組織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十、學校用餐安全管理制度
十一、學校校舍安全管理制度
支口實驗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汪 瀚(負責支口實驗學校安全工作)
副組長:楊 雷(分管學校安全工作)、
成 員:陸 敏(后勤)、朱 磊(政教)、寧 耀(辦公室)
蔣章軍(校舍)、康亞民(食 堂)、班主任(常 規)
程永紅(負責安全信息資料收集整理上報歸檔)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楊雷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學校安全管理責任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一、學校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學校每位教職工都有義務和責任,維護學校的安全與穩定。
二、成立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和職責。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副校長為直接責任人。
三、成立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小組,細化分工,明確具體職責。值日領導、班主任、授課教師、值日教師、后勤管理人員等,根據各人的分工與工作時間為具體責任人。
四、第一責任人負責對安全工作作出部署,直接責任人負責對安全工作進行安排、督促和檢查,具體責任人負責對安全工作進行落實。
五、班主任對本班學生的安全工作負總責,具體落實安全教育、安全隱患排查、紀律管理和學生考勤隨訪工作。班主任應經常教育學生注意交通安全、飲食安全、活動安全等,時刻關注本班學生的思想行為動態,經常性排查本班教寢室內安全隱患,隨時隨地收繳學生刀具等暴力器械,杜絕學生打架斗毆;每天檢查學生出勤,遇到學生缺勤應立即與家長聯系弄清原因,并報告學校。
六、授課教師負責當堂及之后的課間時間學生的考勤、安全和紀律管理,如有當堂缺勤學生,應立即向班主任報告,弄清原因,及時處理。
七、實行校園封閉管理,嚴把校門關。實行進出人員登記制度,拒絕閑人入校和學生隨意外出。專職安保員負責校門值班和安全保衛。
八、總務處應經常檢查學校的用電、房屋及其它設施設備的安全情況,發現問題,立即解決。
九、值日人員、后勤人員等根據各人分工職責要求,切實搞好安全管理工作。
十、全體教職員工都有義務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如遇學生遭受外來人員侵害或對有可能產生不良后果的行為視而不見,因此造成的嚴重后果,將追究其責任。
十一、安全管理實行首遇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學校安全教育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一、加強領導,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安全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和班主任為成員的學校安全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11530”、邀請法治副校長安全教育
(一)教育學生飲水飲食要注意衛生,預防食物中毒。
(二)教育學生右側通行,走人行道,路上不搶道,不玩耍打鬧,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
(三)各班主任要教育學生課間活動不追逐打鬧,不違反規定在樓梯處亂跑,不在樓上扒窗外望。不玩有危害他人的玩具,不準在校園內燃放鞭炮。
(四)其他常見安全知識教育。
三、根據天氣狀況,隨時教育和提醒學生相關安全問題。
(一)安全教育的時間可確定在校會、班會、晨會中,可在集體組織的活動之前,也可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二)根據時令特點,提前做好防溺水、防火、防病等教育工作,確保師生安全。
(三)放學時各班要嚴格遵守作息時間,不提前和拖后放學。
(四)教育學生嚴禁在公路上學騎自行車或摩托車。
(五)學校適當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對于有危險的勞動項目不得安排學生參加。
(六)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實驗員都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學生擦二樓以上的窗戶玻璃,班主任必須在場,并教育學生注意安全。不準學生用濕抹布擦電器和電器開關。禁止學生隨意動開關、電器。
學校課堂(室內)教學安全管理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教育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為確保正常的教學秩序,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應把教學安全放在首位,全體任課教師都要遵守學校教學安全制度。
一、樹立“學生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班主任、任課老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嚴格課堂教學管理,確保課堂教學安全.上課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的組織工作,嚴禁學生在課堂上隨意離開座位、追逐打鬧等,以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各班應安排學生專人考勤,實行點名制,嚴格核實學生缺勤情況,并向班主任匯報,及時填好學生缺課報表。
三、各任課教師應有所班級學生花名冊,進班上課時先清點學生到班情況,一旦發生異常缺勤情況要迅速匯報。
四、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密切觀察、掌握學生在課堂上的動向;制止學生之間發生口角,杜絕學生由于打架、斗毆而產生的不安全事故;使用圓規、刀具等要注意安全。
五、教學過程中要關心學生,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避免諷刺、挖苦、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杜絕由于教育不當而導致學生出現的安全問題。
六、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堅守崗位,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中途不離開教室,不發生課內意外傷害事件。因離崗而引發的學生安全事故,任課教師要負全部責任。
七、上課期間,學生因特殊情況需離開課堂任課教師要嚴格核實后方可批準,課后要及時向班主任通報情況。
八、下課鈴響后一分鐘內,結束上課,以免拖堂影響學生上廁所、活動和做好下節課準備工作。因拖堂造成學生爭先恐后上廁所擁擠而發生安全事故的,教師負全部責任。
九、調課必須通過教務處,由于私自調課造成空堂而致安全事故的,調課雙方要負全部責任。
十、如因工作不力失職,在課堂發生安全事故,任課教師應負相應責任。
十一、上實驗課教師及實驗員要切實上好實驗課,保證實驗課的安全。
(一)上課教師要嚴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實驗準備。對所用藥品、器材要在課前檢查并進行預做,確保藥品器材安全有效。不得讓過期變質及存在安全隱患的器材藥品進入課堂。
(二)上課教師要認真組織實驗課的教學工作,必須做到:課前教師對要做的實驗的整個過程能熟練操作;對存在一定安全問題的實驗,教師上課時一定先講實驗要點和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處理安全事故的必要知識;并對重要操作進行必要的示范和演示;同時對實驗的整個過程進行認真指導和全面監控,確保學生安全.
(三)所有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及實驗步驟進行。
十二、到專用教室上課(如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室、音樂室等),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組織工作。
學校課堂(室外)教學安全管理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體育課:
一、上課鈴響前,體育教師必須站在上課場地上等待學生的到來,切實加強責任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二、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體質較弱學生和特異體質學生。
三、對于因身體原因不能上體育課的學生,教師要安排其在教學場地休息、旁觀,并給予關注,不可放任不管;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上課場地的,班主任必須做好管理工作,堅決杜絕出現學生脫管的現象。
四、如果體育課上,發生學生嘔吐、暈倒、受傷等突發情況,應立即采取以下處置措施:
(一)迅速通知班主任和教導處。
(二)如果學生病(傷)情況較為嚴重,要立即送往就近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
(三)班主任要及時將學生病(傷)情況通知到學生家長。
(四)體育教師事后及時寫出現場情況書面報告,并上交學校、學校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情況調查和性質認定。
五、教學過程中必須自始至終做好學生的組織工作,保證學生在準備、學習、練習等環節均隊列整齊安全有序,不得出現學生散亂教師離場等嚴重違紀行為及安全問題。
六、體育組教師要適時對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進行安全檢查,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總務處,總務處要及時對體育設備、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
七、對上課不及時到崗以及提早下課、提早結束教學任務然后放縱管理而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任課教師負全部責任。
其它室外課
教師必須于上課前一天填寫室外教學課申請表,經學校教導處批準后方可上室外課,并必須認真組織教學確保學生安全。
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一、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防止“病從口入”,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食品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體檢一次,持有效的健康證和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凡有傳染病者堅決予以辭退。
二、進入食堂的各種原料,全部實行陽光平臺采購,確保食品質量。由原料到成品實行“三不”,即不買腐爛變質原料;保管員不收腐爛變質原料;加工人員不用腐爛變質原料。
三、成品存放實施“四隔離”;生與熟隔離;成品與半成品隔離;食品與雜品、藥品隔離;食物與天然冰隔離。
四、用具實行“四過關”: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
五、環境衛生采取“四定”辦法: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劃片分工,包干負責。
六、個人衛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發;勤洗衣服;勤換工作服。
七、定時做好餐具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食品實行“五隔離”;即主食與副食,生與熟、成品與半成品、食品與雜食,食品與鼠藥、農藥隔離。
八、放置食品的櫥柜、貨架應當保持清潔,無霉斑、鼠跡、蒼蠅、蟑螂;倉庫應當通風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個人生活用品。食品應當分類、隔墻、離地存放,并定期檢查、處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九、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須洗凈:蔬菜與肉類、水產類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應清洗,必要時消毒處理。
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盤、框、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并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凈,保持清潔。
十一、沖洗灶具、地面、清洗水池,每星期大掃除一次,防塵、防蠅、防鼠設施齊全,食堂無污染、無雜物雜物。
十二、經常對從業人員進行營養、衛生、職業道德與法治紀律改育,努力提高從業人員業務水平,樹立愛崗敬業精神。
十三、學校相關領導要經常檢查飯菜質量,抓好衛生制度落實。保證學生就好餐。嚴禁閑雜生人進入食堂。
十四、學校行政人員每天檢查食堂管理、環境衛生、個人衛生、后勤服務等工作,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改進工作。每天有人組織學生有序安全地就餐。
十五、如發現食物中毒事故,及時上報領導,采取積極措施,并保護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調查和處理。
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管理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一、學校安全涉及千家萬戶,責任重于泰山;做好安全工作,重在防患于未然。
二、認真做好安全排查,及時整改安全隱患。
(一)、堅持每天排查學生思想行為動態、精神狀況,發現異常,及時追根求源,弄清原因,及時化解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學生家庭之間矛盾。
(二)、堅持每周排查教寢室門窗、電線、電器等設施安全狀況,及時維修處理。
(三)、堅持每周排查戶外體育設施、用電線路和設備,及時維修處理。
(四)、堅持每周排查周邊社會治安狀況,及時消除各類危害因素;必要時,可與村、鎮政府,公安、司法等部門聯系,共同處理。
(五)、堅持每學期開學前排查校舍安全狀況,并及時維修處理,確保不誤開學。
(六)、加強校園內值班安全巡查,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突發事件。
三、落實安全排查管理責任。
(一)、學生思想行為動態、精神狀況等,教室設施安全等,由班主任和授課教師排查處理;處理不了,及時上報學校相關部門或分管校長。
(二)、戶外體育設施、用電線路和設備、校舍安全等,由總務部門排查處理;處理不了,及時上報分管校長。
(三)、周邊社會治安狀況由分管校長負責組織人員排查處理;處理不了,及時上報學校或直接與政府及公安、司法部門聯系,協同處理。
(四)、校園日常安全巡查與突發事件處理,由值日領導和值日教師負責;同時實行“首遇責任制”,處理不了,及時報告值日領導。
四、做好安全隱患排查臺賬。在排查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填寫安全排查及隱患整改臺賬,以便得到及時處理。
學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一、學校確定將宿舍、食堂、圖書館、閱覽室、儀器室、電腦室、打印室等列為消防重點要害部位。
二、消防要害部位要設立禁火標志,并建立消防檔案。嚴禁在消防要害部位吸煙,一旦發現,要立即制止。
三、根據有關規定,學校配備的消防器材、滅火器,要放在明顯的地方。管理人員要學習、掌握有關的消防知識,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會報警。要經常檢查滅火器,健全保養制度,如發現過期,要及時向領導報告,更換藥劑或器材。
四、電工要經常檢查電器、電線的使用情況,不準亂拉臨時電線,經常宣傳安全用電知識。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五、電腦室管理人員在啟動電腦、空調等設備時,先檢查線路、插頭的安全情況,使用結束時,要切斷電源。
六、儀器保管員不準在儀器室里做易爆易燃劇毒的演示實驗,易爆易燃劇毒物品堅持嚴格審批專人領用,多余回收?;瘜W危險品要專柜存放,雙人雙鎖保管。
七、圖書、打印室的保管員打開門窗時,要保持室內有人,人離開時,隨時關好門窗,嚴禁火種入內。
八、教師要認真貫徹消防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認真執行消防制度,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消防安全知識教育。組織學生活動,要認真考慮消防安全,確保未成年人不受火災侵害。
九、校長是學校消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一旦突然發生火災,在學校的現場內,最高職位的干部為總指揮,負責組織滅火搶救工作。
十、在教室里,一旦突然發生火災,在場的任課教師為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滅火搶救工作。
十一、在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火災時,第一是組織撤離,師生要有秩序地離開,第二報警,第三組織滅火。
十二、保護現場,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學校組織活動安全管理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一、全體教干和教師均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對每個學生的安全負責。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抓好安全管理,確保外出活動萬無一失。
二、實行組織學生集體外出活動申報審批制度,全校性的活動,要上報區教育局,班級或年級組織的活動要向分管校長申報,由分管校長批準后方可進行,并做好活動的組織和抓好師生的安全工作,尤其要明確帶隊老師和班主任老師的安全職責。
三、出發前要集中做好安全教育及宣布活動安排。
四、各班清點人數上報分管領導。
五、租用的車輛必須要有正規的營運執照客車。
六、組織學生有秩序地上車,教育學生不要爭先恐后,要禮讓。乘車時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七、到達目的地后要組織和開展活動,不要隨意“放羊”式。
八、教育學生不要到危險的地方玩耍,特別是山水及偏僻的地方。
九、分散自由活動時,要求學生三五成群,不要個別行動,教育學生發現問題或發生事故時要及時報告,班主任老師要加強巡視,分管領導要做好監控,發生事故要采取應急措施。
十、活動結束要在規定的地點按時集中,清點人數上報,并有秩序上車,班主任老師跟車回校,待學生離校后,才能離開。
學校用餐安全管理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為了保證學生的用餐安全,營造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特制定學生用餐管理制度。
一、就餐必須嚴格按學校規定的就餐時間、就餐地點進行用餐。
二、用餐時間有序進入食堂。打飯菜自覺排隊,不得插隊或以大欺小。
三、用餐時不準高聲喧嘩、起哄、敲桌碗等。提倡文明用餐,不爭、不搶、不跑,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洗手,飯后漱口,不吃生、冷或不衛生的食品。
五、飯菜提倡“少打多添”,不挑食、不浪費,養成良好的節儉習慣。
六、講究衛生,不隨地吐食物,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剩菜、剩飯。剩菜剩飯必須倒在指定的桶內。
七、愛護公物,自覺保護食堂的一切設施,不在餐桌椅上刻劃;使用食堂的瓢盆桶,要輕拿輕放,以免損壞。要愛護餐具,用餐結束后到指定的地方小心輕放,不可故意損壞或人為地使餐具變形。
八、尊重炊事人員勞動,服從炊事員管理,有意見通過正常途徑向學校反映,不得辱罵食堂工人。
學校校舍安全管理制度
(宿城區支口實驗學校)
校舍的安全管理是學校整個管理工作的一個部分,通過加強管理,提高校舍的使用效益,為學校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是校舍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
一、校舍安全管理主要由學校總務處統管,并實行使用班級分管責任制,班級教室由班主任負責,各辦公室、功能室由各辦公室、功能室主任負責。對于校舍的使用,任何個人未經同意,不得擅自調換和占用,不準私自改動內部裝修和結構等。
二、建立健全校舍檔案資料管理工作,施工后的各幢樓房圖紙,要整理歸檔、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查閱。如校舍產權變動、大修、拆遷、改建,需由學校校長室研究決定,并按有關程序,呈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批。
三校舍的修繕維護:
(一)要經常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維修、改造,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門窗地板注意保養維護,墻壁地面要干凈無污潰,保持完好狀態。
(二)經常檢查各辦公室、功能室、教室等室內網絡、水、電、窗簾等設施設備,建立健全報修制度,確保正常運轉、使用。
(三)對各幢建筑物大面層,保持經常清理,排水管道要暢通不被堵塞,無積水:要及時發現大面層有無裂紋滲漏滴水情況,并及時組織修補。
(4)設立定期檢查制度,特別是在每年雨季來臨之前,應及時組織檢查,做好準備應對。
(5)每學期末,都要進行全面徹底總檢,利用假期時間,徹底維修,保持校舍安全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