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來襲,蚊子是“罪魁禍首”
近期,基孔肯雅熱疫情在我國南方個別城市出現輸入引發的本地傳播,引起公眾高度關注。這種疾病傳播的主要“元兇”就是身上帶有黑白花紋的伊蚊(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
當伊蚊叮咬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患者或隱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體內繁殖,經過8至10天的外潛伏期,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時,就會將病毒傳播出去,導致更多人感染。
患者感染后,會出現突發高熱、嚴重關節疼痛(多累及手腕、手指、膝蓋和腳踝等小關節,疼痛異常劇烈)、皮疹等癥狀,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
雖然多數患者為輕癥,但新生兒、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后風險更高,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癥,如長期關節疼痛、心肌炎、腦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圖源:央視網
家庭防蚊第一步:
斷水源,讓蚊子“無家可歸”
要想從根源上防蚊,清理積水是關鍵中的關鍵!只要不給蚊子提供繁殖的“溫床”,就能大大減少蚊子的數量。
1.室內積水大排查
仔細檢查花盆托盤,及時傾倒積水,避免托盤成為蚊子幼蟲的棲息地。
水培植物(如富貴竹、綠蘿等)每周要徹底更換一次水,并清洗容器內壁和植物根部,防止蚊卵附著。
定期清理空調冷凝水托盤、飲水機托盤的積水,這些地方常常被忽視,但卻是蚊子喜歡產卵的地方,注意及時換水或清理。
2.室外積水一掃光
翻盆倒罐,將閑置的花盆、水桶等容器倒扣放置,避免積水。廢舊輪胎可放置在室內或遮蓋放置,放室外可打孔處理。
可以用沙土等材料填平院子里的小水坑、墻角的凹陷處,讓蚊子無處產卵。
對于無法清理的積水,如地下室集水井,可以投放滅蚊幼劑,殺死蚊子幼蟲。
定期清理屋頂的排水槽,確保排水通暢,防止雨水淤積。圖源:健康南京
家庭防蚊第二步:
滅成蟲,物理化學雙管齊下
如果家里已經有蚊子“嗡嗡”亂飛,別著急,這就教你如何高效滅蚊,把它們一網打盡!
1.物理防蚊,安全可靠
電蚊拍:這可是滅蚊的“利器”,睡前在房間的墻角、窗臺、衣柜等蚊子容易藏身的地方“巡邏”一番,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就知道蚊子被消滅啦。
蚊帳:對于寶寶、孕婦和敏感人群來說,蚊帳是最安全的防蚊選擇。在床邊撐起一頂蚊帳,就像為自己打造了一個“無蚊空間”,讓你安心入睡。
紗窗、紗門:在門窗處安裝細密的紗窗、紗門,阻擋蚊子進入室內。這是一道簡單卻有效的防線,能大大減少室內蚊子的數量。
2.化學滅蚊,快速有效
殺蟲氣霧劑:關閉門窗后,在房間里蚊蟲隱藏的角落均勻噴霧,如墻角、床底、沙發背后等。噴霧后,人暫時離開房間,半小時后通風換氣,待氣味散盡后再進入。使用時要注意避開食物、餐具和寵物,確保安全。
電熱蚊香液/蚊香片:關閉門窗后,將電熱蚊香液/蚊香片插入插座,通電1小時后通風換氣,待氣味散盡后再進入。
家庭防蚊第三步:
防叮咬,個人防護要做好
除了消滅蚊子,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被蚊子叮咬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夏天外出或蚊子活動頻繁的時段,更要格外注意。
1.穿著有講究:
外出時,盡量選擇淺色長袖長褲,減少皮膚暴露面積。蚊子通常更容易被深色吸引,而且長袖長褲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擋蚊子的叮咬。
2.涂抹驅蚊劑:
在裸露的皮膚表面涂抹驅蚊劑,能有效驅趕蚊子。市面上常見的驅蚊劑成分有DEET(避蚊胺)、驅蚊酯、羥哌酯等,根據不同產品的說明,每隔2-4小時補涂一次。
3.避開蚊子活躍時段和區域:
清晨和傍晚是蚊子活動的高峰期,盡量避免在這個時間段外出。如果必須外出,也要盡量避開草叢、樹蔭、水邊等蚊子密集的地方。
旅行防蚊,
警惕基孔肯雅熱輸入風險
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出國旅行的人越來越多。如果你計劃前往東南亞、非洲、美洲等熱帶或亞熱帶地區,一定要格外警惕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風險。這些地區是基孔肯雅熱的高發區,伊蚊密度高。
1.出發前準備:
了解目的地的基孔肯雅熱疫情情況,提前做好防蚊準備。可以攜帶一些輕便的防蚊用品,如便攜式蚊帳、驅避劑等。
2.旅行途中防護:
在旅行過程中,始終保持防蚊意識。住宿選擇有空調、紗窗的酒店或民宿,睡覺時使用蚊帳。白天外出活動時,穿著長袖長褲,涂抹驅避劑,盡量避免前往蚊子多的地方。
3.回國后健康監測:
從流行地區回國后,要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在12天內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果出現發熱、關節疼痛、皮疹等癥狀,應立即就醫,并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蚊子雖小,危害卻大。在這個蚊子肆虐的季節,尤其是面對基孔肯雅熱疫情的威脅,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做好家庭防蚊工作。
從清理積水到個人防護,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讓我們把這份家庭防蚊全攻略分享給身邊的家人朋友,一起攜手打造一個無蚊的健康生活環境,遠離疾病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