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趙青
2024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本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財政法治建設全過程,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推動法治財政建設取得新成效。現將履職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政治引領,筑牢法治建設思想根基。嚴格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法治建設納入局黨組會工作計劃,審定、部署法治財政計劃;建立局黨組學法機制,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政治理論學習必修課;建立全員學法常態化機制,通過“財思”青年論壇、財政宣傳月、社區聯結共建等方式,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全年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6次,開展研討交流5次,推動財政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二)健全制度體系,夯實法治財政制度基礎。聚焦財政管理關鍵環節,出臺《關于嚴格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的實施方案》《宿城區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宿城區政府投資項目概算評審管理辦法(暫行)》等規范性文件3項。有序開展政府投資項目概算評審,目前已完成區食品產業園污水處理廠工程總承包(EPC)項目、2024年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2024年宿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等18個項目概算評審,累計評審金額75508.21萬元,核減3542.83萬元。
(三)規范權力運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一是嚴格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局執法人員持證率達100%。二是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全年開展代理記賬機構核查、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等執法活動12次,抽查對象覆蓋率、現場執法率和檢查結果公示率均達100%。三是強化執法信息公開,全年公開信息數據47條,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5件,落實政策性文件起草與政策解讀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發布制度,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提升執法公信力。
(四)創新普法機制,營造濃厚法治氛圍。以2024年財政宣傳月活動為載體,構建全方位法治宣傳網絡。一是走進法治公園,組織黨員干部赴宿遷民主法治公園參觀“民主法治墻”“法治長廊”,通過現場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等法規,深化法治財政理念。二是走進社區,聯合街道、社區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進小區”等系列活動,累計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通過有獎競答等互動形式,筑牢基層風險防線。三是走進企業,依托“e覽宿城”平臺向箭鹿集團、新瑞邦等企業推送惠企政策,聯合相關部門舉辦制造業貸款貼息、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專題宣講會,廣泛聽取企業的意見和訴求。針對企業融資難題,創新推出“設備擔”“碳匯貸”等定制化金融產品,其中凱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獲批5000萬元融資額度,創全省同類融資最高紀錄,有效降低企業資金成本。
二、存在問題
2024年,宿城區財政局法治財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干部職工的依法行政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法治素養有待進一步加強。少數干部忙于業務工作,放松了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法治意識淡薄、法治能力不足。雖然面對單一的財政工作能較好運用法律法規,但面對復雜多樣的問題會感到知識理論儲備不足,尤其是在綜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矛盾糾紛時稍顯力不從心。
二是法治宣傳有待進一步創新。雖然開展了多次法律法規方面的宣傳教育活動,但學法用法普法工作創新不足。宣傳手段相對單一,內容缺乏創新,在結合群眾實際、企業需求上做得不夠,在普法宣傳的精細化、針對性上還有提升空間。
三是執法規范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政府投資評審、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等領域裁量基準還需細化,個別執法文書表述規范性不足,案卷歸檔及時性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本人將繼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法治財政法治理念,縱深推進法治財政建設。
一是強化責任引領,筑牢法治根基。嚴格落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深化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示范機制,將法治理念貫穿預算管理、資金監管、績效評價等財政核心業務全流程。強化領導班子帶頭學法用法,定期開展法治專題研討與案例剖析,推動法治思維融入財政改革難點攻堅,提升依法行政效能。
二是深化制度創新,規范權力運行。圍繞“政治強、業務精、程序嚴、服務優”的法治財政標準,健全財政管理全流程規范化機制。推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強化事前公開、規范事中公示、加強事后公示,保障執法行為合法合規。同步完善政府債務“借用管還”全生命周期監管機制,嚴控隱性債務風險,兜牢“三保”底線。
三是創新宣教模式,增強法治浸潤。謀劃區財政局《2025年法治財政工作計劃》《2025年財政宣傳月工作方案》,按照“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要求,構建“線上+線下”立體普法網絡,線上依托“e覽宿城”平臺精準推送惠企政策,線下聯合社區、企業開展“法治財政宣傳月”等活動,普及防范非法集資、減稅降費等政策,擴大法治宣傳覆蓋面。
四是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嚴格執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動態清理涉企財政政策中排除限制競爭的條款,從源頭保障市場公平。聯合稅務、工信部門現場解決跨境稅收協定適用、留抵退稅流程等難題,助力企業輕裝前行,為企業打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