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 | 宿城區人民政府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
| 索引號 | 321302000/2023-00225 | 分類 | 政府信息公開年報 ??其他 ?? 報告 |
| 發布機構 | 宿城區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
| 文號 | 關鍵詞 | ||
| 文件下載 | 宿城區人民政府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doc | ||
| 時效 | |||
(2023年2月15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及國務院和省、市相關文件規定,現公布宿城區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本年報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電子版可在宿遷市宿城區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bjanh.com/)政府信息公開年報專欄下載。如對年報有任何疑問,請與宿城區政府辦公室聯系(地址:宿遷市宿城區成子湖路6號,郵編:223800,電話:0527—82960096,電子郵箱:scqxxgk@163.com)。
一、總體情況
2022年,宿城區嚴格執行《條例》內容,嚴格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市政府對政府信息公開的各項工作要求 ,堅持為民公開、規范公開、精準公開,進一步創新公開機制,深入推進公開平臺建設向基層一線延伸,加快解決農村群眾獲取政府信息、了解政府信息的盲點和難點,推動政府信息公開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一)聚焦民生重點,強化主動公開
充分運用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國家級試點成果,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對照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標準目錄,及時主動規范公開政府信息,通過政務新媒體、政府門戶網站、信用中國(江蘇宿遷)、鎮街公開專區、政府信息公開集中查閱中心等渠道多樣化公開各類政府信息49467條,滿足不同群體政府信息需求。突出服務經濟民生,強化重大項目領域、民生服務領域、涉農補貼領域、疫情防控領域的信息發布,抓好重點政策文件制定前的意見征求、制定后的政策解讀,門戶網站及政務新媒體發布征求意見信息13條,制定發布政策解讀36條,其中發布視頻解讀1條、圖解16條、簡便問答9條。扎實做好各部門現行有效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規歸集匯編,深入開展基層政務服務幫辦,在村居社區實行政務信息“快遞式”公開,全面推進代辦、幫辦、咨詢等服務點位入社區、入村居、入小區,推動政府信息公開更好服務群眾、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二)聚焦依法依規,強化依申請公開
堅持把依申請公開作為維護群眾知情權的重要保障,把依法依規做好答復作為推動政府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手段,從受理、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的各個環節入手,進一步優化辦理流程,強化程序意識、法治意識,全面細致做好信息檢索,做到答復書撰寫規范、內容真實、表述完整,依法依規滿足申請人對政府信息的需求。2022年全區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41件,較去年減少107件。當面申請5件,信函申請150件,網上申請77件,傳真申請1件。上年度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6件,2022年收到的241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有31件結轉下一年度繼續辦理,其他210件均按時規范辦結。已辦結的216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屬于“予以公開”103件,占比為47.68%;“部分公開”21件,占比為9.72%;“本機關不掌握相關信息”56件,占比為25.93%;“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6件,占比為2.78%;“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6件,占比為2.78%;“其他處理”20件,占比為9.26%。“屬于國家秘密”1件、“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1件、“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1件、“重復申請”1件,共占比為1.85%。2022年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主要集中在房屋征收、土地征收、農房改善等領域。
(三)聚焦創新嵌合,強化標準目錄更新
在完成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標準目錄、面向村居公開事項清單編制的基礎上,加快標準目錄信息索引系統開發應用,完成全區各政府組成部門暨鎮街基層政務標準目錄、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標準目錄系統錄入,初步打通江蘇省政務服務網、信用中國(江蘇宿遷)、宿城區政府門戶網站數據壁壘,基本實現以目錄為索引的信息查詢系統。扎實做好標準目錄的動態更新,根據最新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及權利事項清單,增減目錄事項,探索與政務工作運行的結合,推動政務信息全流程公開。強化面向村居公開事項清單應用,對照事項清單,在鎮(街)村(居)設立的政務公開專欄中更新發布政務信息,重點公開征遷動遷、惠民資金使用發放等群眾關心關注的信息,滿足對數字化公開不適應群體對政務公開的現實需求。
(四)聚焦便民利民,強化公開陣地質態提升
對照政府信息公開標準目錄,優化調整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設置,歸集公開規劃類(歷史規劃)信息、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報、規范性文件、基層政務公開重點領域等政府信息,方便群眾查詢獲取同類信息。圍繞打造區鄉村三級政務公開平臺體系,以區級政務公開專區為樣板,按照統一配置、統一功能分區的要求,在全區各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的政務公開專區,劃分自助查詢區、自助申請區、自助閱讀區、24小時自助服務區、執法公開專區,配備電腦、打印機、政務自主服務終端,實現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政務監督一站式體驗。在農民群眾集中活動廣場,建設政務公開專欄,標準化設置欄目分類,以鎮街為單位規范化公開惠農資金發放、征地拆遷、惠民政策圖文解讀等信息,通過信息主動公開回應農民群眾關切,以公開的標準化實現基層治理的透明化。設置鄉賢解讀政策場所,常態化邀請鄉賢代表等群體,站在群眾的角度,用群眾的語言和群眾更易接受的方式解讀解析各級政策,政策更易走入群眾心里,更易在基層落實。試點開展村務信息公開集中查閱專區建設,在鎮街檔案室設置村務信息存檔和查閱場所,建立村務信息管理和查閱制度,解決村務信息保管不善和村民查閱“門難進、臉難看”問題。
(五)聚焦精準對接,強化政務公開實效
針對解決農村社區留守群眾數字鴻溝問題,建立政府信息聯絡工作機制,成立由網格員、村居干部以及鄉賢、志愿者組成的隊伍,化身成移動式政策服務“窗口”,邁開“鐵腳板”,一對一精準獲取政策需求,一對一幫辦服務。創新實施政策服務“1、2、4、N”工作法,政策服務網與綜治網“兩網融合、一網統管”,定點入戶雙管齊下,需求收集、政策解讀、跟蹤辦理、意見反饋一體推進,村居干部、網格員、志愿者、鄉賢等多群體共同參與,推動基層政務公開落實無死角。
(六)聚焦能力提升,強化日常考核培訓
根據國家和省市政務公開工作要求,優化調整考核指標體系,突出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建設和政府信息公開標準化成果運用,常態化開展政務公開“日抽查、月檢查、季通報”督查考核,推動政務公開工作干在平時、抓在日常。堅持線上督查和線下推進相結合,累計赴各單位、各鎮街督查專區建設11次,整改問題43件,有力推動基層政務公開平臺體系建設在鎮街實現全覆蓋。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建立初任政務公開負責人培訓制度,變集中培訓為常態化一對一培訓,重點培訓實務操作和理論應用,迅速提升政務公開工作人員能力水平。加強群眾監督、社會監督,優化調整政務公開工作指南,“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和建議,確保政務公開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
規章 |
0 |
0 |
0 |
|
規范性文件 |
0 |
3 |
10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許可 |
37322 |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處罰 |
2791 |
||
|
行政強制 |
2622 |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4073.21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235 |
5 |
0 |
0 |
0 |
1 |
241 |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6 |
0 |
0 |
0 |
0 |
0 |
6 |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103 |
0 |
0 |
0 |
0 |
0 |
103 |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21 |
0 |
0 |
0 |
0 |
0 |
21 |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1 |
0 |
0 |
0 |
0 |
0 |
1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1 |
0 |
0 |
0 |
0 |
0 |
1 |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54 |
2 |
0 |
0 |
0 |
0 |
56 |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5 |
1 |
0 |
0 |
0 |
0 |
6 |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1 |
0 |
0 |
0 |
0 |
0 |
1 |
|
|
2.重復申請 |
1 |
0 |
0 |
0 |
0 |
0 |
1 |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6 |
0 |
0 |
0 |
0 |
0 |
6 |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其他 |
17 |
2 |
0 |
0 |
0 |
1 |
20 |
||
|
(七)總計 |
210 |
5 |
0 |
0 |
0 |
1 |
216 |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31 |
0 |
0 |
0 |
0 |
0 |
31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
0 |
0 |
1 |
1 |
2 |
0 |
0 |
5 |
0 |
5 |
0 |
0 |
0 |
1 |
1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1.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存在薄弱環節。重點工程項目、保障房建設等信息公開的質量還不高,存在信息公開形式不夠規范、要素不全等現象。
2.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還不規范。設置了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專欄,但是信息公開的全面性和及時性上存在欠缺。
3.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各單位負責政務公開工作的具體人員存在更換頻繁、兼職多、專職少等問題,無法深入去學習和理解政務公開的專業理論,導致各單位因人員變動會出現政務公開工作質量下降等問題。
2023年,宿城區將圍繞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成果應用,堅持改革創新,突出便民利民,全力推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抓好村務信息公開集中查閱專區建設。按照試點先行,逐步全面推開的原則,總結中揚鎮試點經驗,建立統一標準,在全區各鎮街全面推行。啟動村務信息數字化儲存系統建設,按照信息原件村級儲存、信息數字化鎮級開展的方式,推動村務信息檔案存儲規范化、查閱便捷化。
二是抓好重點領域信息標準化發布。按照要素齊全、格式規范、清楚明晰的要求,對照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制定重點領域公開信息的公開標準范本,明確公開渠道和要求,推動基層政務公開與政務工作運行更好的嵌合。
三是抓好政務公開隊伍建設。強化自學和集中學相結合,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每季度收集編制全國各地區的典型案例下發學習,每半年對政務公開隊伍穩定性進行一次全面評估,適時開展政務公開工作集中培訓,邀請業內專家學者授課,提升全區政務公開工作水平。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2022年,我區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政府信息收費2筆,共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