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 | 宿城區“努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多作宿城貢獻”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①丨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 | ||
| 索引號 | 321302000/2023-01890 | 分類 | 新聞發布會 ??機械制造與重工業 ?? 其他 |
| 發布機構 | 宿城區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
| 文號 | 關鍵詞 | ||
| 文件下載 | |||
| 時效 | |||

時間:9月20日(周三)上午10點
地點:區政府十樓網絡安全應急指揮中心會議室
主持人:陸 寧 宿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發布人:呂茂杰 區工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陳杰軍 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區人民防空辦公室副主任
力鵬力 宿遷市宿城區商務局副局長
王 衛 宿城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
【陸寧】
各位記者朋友、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市委、區委全會精神,動員全區上下彰顯特色優勢、矢志爭先領先,從本周起,我們將持續舉行“努力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多作宿城貢獻”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宿城區緊扣“全國工業百強區”目標,持續攻堅支撐性的重大項目,打造標志性的產業集群,培育引領性的龍頭企業,建強標桿性的園區載體,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一場: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新華日報、揚子晚報、速新聞、區融媒體中心、宿城在線微信、e覽宿城手機臺等新聞媒體單位。
參加今天發布會的領導有:區工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呂茂杰同志,區發改局黨組成員、區人民防空辦公室副主任陳杰軍同志,區商務局副局長力鵬力同志,宿城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王衛同志。
發布會共兩項議程,一是新聞發布;二是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區工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呂茂杰同志發布重點產業鏈培育的重要舉措、創新做法、積極成效等相關情況。
【呂茂杰】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緊緊圍繞“全國工業百強區”創建目標,扎實推進重點產業鏈培育、“5321”工程、智改數轉等重點工作。2023年1-8月份,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開票銷售分別增長10.6%、11.9%、30.5%,工業經濟持續向好。重點產業鏈培育成效明顯,組織開展2023宿遷(湖州)紡織服裝產業鏈專題招商宿城專場推介會等一系列產業鏈專題招商活動,累計招引億元以上符合開工條件產業鏈項目28個,22個產業鏈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46億元。列市考核18條產業鏈累計實現產值197.51億元、增長9.11%,畜禽和水產品精深加工、動力電池、功能玻璃材料、集成電路、晶硅光伏等5條產業鏈增速超20%。
(一)加大產業鏈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深入研究省“1650”產業體系以及市“6+3+X”產業體系整體布局,先后出臺《關于加快重點產業鏈培育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的意見》、《宿城區2023年重點產業鏈培育工作實施方案》等產業鏈文件,提出產業鏈培育目標舉措,并將重點產業鏈培育工作納入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強化產值培育、招商引資、重大項目、人才建設等重點指標、重點工作的推進。同時根據區領導工作變化,及時調整了產業鏈掛鉤聯系區領導,保持掛鉤聯系產業鏈架構相對穩定。二是系統集成整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匯編》、《工業領域標桿創建文件匯編》等政策材料,結合入企調研、助企紓困政策宣貫月等活動,逐條詳細解讀重點領域惠企政策條款,進一步擴大惠企政策社會知曉度和覆蓋面。三是開展市級、區級高質量發展引導資金申報工作,總計165戶企業獲批2022年度區級高質量發展和智改數轉綠提資金2637.74萬元,139戶企業獲批省市級獎補資金近3000萬元。
(二)推動產業鏈穩定有序發展。一是常態開展運行調度。圍繞“穩運行、促增長”,建立了月初調度、月中總結、月底研判工作機制,重點突出產業鏈企業開票、產值、用電變化情況。今年以來,區分管領導召集工信、統計、發改、稅務等部門召開工業經濟調度會4次,形成專報7期、月報7期、報告8篇,為區委區政府提供決策參考,有力推進產業鏈穩定有序發展。二是落實問題會辦機制。通過開展“規上企業家家到”活動,召開產業鏈重點企業座談會,全面梳理摸排企業在行政審批、貸款融資、用工人才等方面的困難問題。截至目前,全區規上企業走訪率達100%,辦結率達90%以上,有效推動企業加快達產快產,增強發展信心。三是建立交流合作平臺。成功舉辦2023年全國綠色建材下鄉活動(江蘇站)啟動儀式等產業鏈專題活動。隨著國家、省、市相關活動的舉辦,為我區產業鏈企業開展供需對接、洽談合作提供了堅實平臺。
(三)增強產業鏈創新發展能力。一是加快智改數轉進度。圍繞企業上云、智能車間等省級以上創建稱號,精準建立18個項目培育庫、覆蓋200余家企業,分層培育、分類施策,著力打造一批標桿示范項目。今年以來,新增省三星級以上“上云”企業50戶,大亞木業等6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發布第一批30個智改數轉綠提試點項目。二是加大企業培育力度。認真謀劃國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建工作,重點推動力士樂智能裝備等20余戶企業開展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工作,其中華工激光成功通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實現我區國家級專精特新零的突破。三是加快平臺載體建設。針對不同產業鏈發展特點,因鏈制宜、因地制宜,促進跨鏈條之間的要素流動、資源整合、平臺共建。我區激光裝備產業成功通過江蘇省首批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循環經濟產業園正在爭創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下一步,我們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深入落實產業鏈工作機制。一是進一步落實產業鏈聯席會議、工作專班等“八個一”工作機制要求,常態開展入企調研、服務幫辦等活動。二是認真研究省市關于產業鏈培育相關政策,堅決落實好國家和省市各類紓困解難政策,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推動各項政策入企惠企、落地落實。三是全面梳理摸排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難問題,推動部門聯動,統籌做好用工、用能、融資、稅收等服務保障,用足用好穩增長惠企政策,降低企業負擔,穩定發展預期。
(二)大力推進產業鏈項目引培。一是強化項目引進。充分發揮招商引資對產業鏈發展的前端作用,依托產業鏈專業招商局,積極開展產業鏈專題招商,精準挖掘上下游重點目標企業,著力引進一批掌握全產業鏈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二是強化項目建設。加強對產業鏈項目的提前謀劃,著力推動實施一批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升項目、基礎能力升級項目。進一步增強要素保障能力,重點對年內22個列市產業鏈項目在手續辦理、施工建設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推動項目早落地、早建設、早投產、早達效,切實提高重大項目轉化率。
(三)全力打造產業鏈標桿項目。堅持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方向,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一是加快智改數轉綠提。持續推動《關于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綠色化提升推動制造業強基提質增效實施方案(2022-2024年)》、《關于支持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綠色化提升的若干政策》落地見效,年內新增省級智能車間(工廠)2個、省級綠色工廠1個、五星上云2個以上。二是加快科技創新。組織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創新載體建設,年內新增省首臺(套)重大裝備2個,實施產業鏈核心技術攻關項目3項,創成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個以上。
【陸寧】
謝謝呂局長。下面請記者朋友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請舉手示意。第一個問題。
【記者】
重大項目,是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請問今年以來宿城區在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方面有哪些舉措?
【陸寧】
好的,這個問題請區發改局黨組成員、區人民防空辦公室副主任陳杰軍同志回答。
【陳杰軍】
今年以來,宿城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導向,始終把重大項目作為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生命線”,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總抓手,以項目大突破促進產業發展大提升,為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增強后勁。
一是優化機制落實,項目高效有序推進。深化實施“365”全生命周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行動,強化“1+2+X”三級統籌、優化“六個一”工作機制,全面壓實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指揮員”、區掛鉤領導“調度員”、屬地園區“服務員”、責任單位“幫辦員”、要素保障部門“保障員”、督查考核“督辦員”等“三級六員”全鏈責任。深入開展項目推進“五比競賽”活動,聚焦關鍵環節、加快推動項目轉化,比項目手續辦理速度、建設形象進度、報驗轉化程度、項目投資額度和入庫匹配度,每月進行打分通報,賽出成績、突出實績,大力推行“紅黃旗”制度,對滯后項目,貼上黃旗,預警提醒。堅持實行“單雙月觀摩評比”,組織舉行全區重大產業項目觀摩,把在手重點推進項目,現場拉出來比一比,形象進度曬一曬,區主要領導現場點評,觀摩人員當場打分,找出差距、比出質量,倒逼項目加快推進、提升建設質量。1-8月份,全區4個列省重大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1.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3%,超序時進度;全區44個列市重大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00.8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67.7%,達序時進度。
二是聚力攻堅建設,項目全面開啟“加速跑”。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在宿城大地持續涌動。屬地園區“全鏈式”跟蹤管理項目,要素部門“全要素”保障服務項目,項目單位“全天候”幫辦推進項目,項目施工單位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區上下多點聯動、凝聚合力、搶抓當前,助推項目不斷呈現新變化、新進度。百億級項目凱盛新材料、潤澤新材料正式開工建設,50億元的樂凱光電、新瑞邦項目主體施工如火如荼,科耐特智能機器人、萊柯睿博等重點項目已進場施工,天格智能家居、帕為斯特、世成紡織等項目全面竣工,一批批重大產業項目不斷刷新建設“進度條”。1-8月份,通過認定新開工項目31個,計劃總投資145億元,其中超10億元項目7個;新竣工項目26個,完成投資101億元,其中超10億元項目5個。新開工項目完成率及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率排名均處于全市前列。
三是持續督查通報,項目推進提質增效。區重大項目辦對全區重點項目持續加大督查問效力度,充分發揮督查考核作用,緊盯重特大項目的手續辦理、施工建設、報驗轉化、入庫列統等重點推進事項,每天精準抽查、每周實地核查、線上全面問查等多種督查方式,高頻次、高效率開展督查行動。根據督查實際,交辦重點問題,規定解決時限,跟蹤調度管理,及時通報推動進展,讓滯后項目問題更清、責任更明,讓相關責任單位自加壓力、提升實效,加快項目問題化解。
此外,2024年重大產業項目編排工作已全面啟動,發改局錨定“全國工業百強區”目標,全面深挖儲備、深入謀劃、精心編排一批質量高、效益好、潛力大、后勁足的項目為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
【陸寧】
謝謝陳主任。下一個問題。
【記者】
地方經濟發展離不開項目支撐,請問宿城區今年的招商活動是如何開展的,在項目招引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績?
【陸寧】
好的,這個問題請區商務局副局長力鵬力同志回答。
【力鵬力】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近年來,宿城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以“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建設為引領,矢志“三爭三創”,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扭住項目干,奮力開創招商引資新局面,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項目支撐。
一、優化工作體系。相繼出臺年度招商引資工作《實施意見》和《考核辦法》,優化構建“1628+N”工作體系(即區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設置上海、深圳、北京、杭州、武漢和外資共6個駐外招商局,28個區直招商協作組以及15個鎮街道招商小組、5個園區招商局和3個國企招商小組),其中6個駐外招商局和28個招商協作組分別由1名區級領導掛鉤聯系、統籌調度。除此之外,在全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非招商主體的區直部門也設置了基本分,可以說沒有與招商引資工作無關的部門,形成了全域全員全面招商的大格局。
二、精準招商推介。圍繞全區“3+4+X”產業體系,聚焦15條重點產業鏈,瞄定“2431”全年目標任務,先后在上海、深圳、昆山、湖州等地舉辦專題招商推介活動,相繼開展“春季開門紅”“夏季大比拼”“秋季大攻堅”“攻堅一百天沖刺保全年”招商引資競賽。1-8月份,全區在談億元以上意向項目97個,預計投資總額989.7億元;已簽訂正式合同項目59個,協議投資總額349.84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50億元項目10個。經市考核認定,完成億元以上合同項目46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完成達開工項目31個,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2個,10億-50億元項目4個,10億元以上合同項目達開工率38.46%。近期,我們將精細做好市綠洽會、第五屆激光發展大會等品牌招商活動,進一步擴大招商成果。
三、創新招商方式。一是探索組建開發區招商發展公司,按照“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模式運作,提升招商市場化、專業化、精準化水平。二是開展委托招商,加強與各類中介機構合作,不斷拓展項目來源渠道,目前已取得重大轉化成果1個。三是拓展基金招商,打造“股權投資+社會化投資+基金投資”等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建立“以投促引”工作機制,撬動更多優質項目、龍頭企業和高端產業落地宿城,目前已取得有效成果2個,基金投資總額5000萬元。同時,深入學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積極探索其他符合宿城實際、更靈活高效的招商方式。
四、做優載體平臺。園區是項目落地的載體,宿城區堅持“騰籠換鳥”與“筑巢引鳳”并重,更大力度向開發園區賦權賦能,使平臺功能承載力與大項目好項目“門當戶對”。開發區加快“退二進三”和西拓步伐,大力推進低效用地清理整治;運河宿遷港產業園進一步完善基礎配套建設,為承載大項目做好準備;吳宿工業園持續做好南北產業轉移項目承接;激光產業園、循環經濟產業園等明確產業主攻方向,強化項目支撐,全力打造“精品園中園”;各鎮工業園以“三個一”競賽為抓手,打造各具特色的產業板塊。
五、優化營商環境。宿城區牢固樹立“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的理念。在項目幫辦方面,堅持把“用戶思維”融入服務全鏈條,優化健全“365”全生命周期推進機制,合力推動項目全流程全周期動態閉環管理。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嚴格落實五大類100項優化營商環境“五心”服務承諾事項,深入推行“容缺審批”“不見面審批”“一網通辦”等服務模式。在加速惠企政策落地方面,常態化開展“政企溝通”“企業家家到”等“暖企”活動,深入落實各級《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讓更多人才、企業和資本青睞宿城、選擇宿城、扎根宿城。
當前是全年工作的“攻堅期”“沖刺期”“決戰期”,全區上下將大力弘揚“雷厲風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堅定信心、盡銳出戰,以項目的“硬支撐”為全區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這里,也誠摯地邀請廣大企業家朋友到宿城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宿城良好的生態條件和優越的投資環境,感受宿城人民的熱情好客和真誠質樸,感受全區上下團結一心謀發展的濃烈氛圍,選擇宿城、投資宿城,共同譜寫合作共贏、創新發展的精彩新篇章!
【陸寧】
謝謝力局長。最后一個問題。
【記者】
作為全市唯一一條以成套設備為主要產品的重點產業鏈,目前產業鏈培育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推動產業鏈向高端發展?
【陸寧】
好的,這個問題請宿城經濟開發區副書記王衛同志回答。
【王衛】
作為全市20條產業鏈之一的激光裝備產業鏈,自2016年初啟動建設,歷經7年多的培育發展,宿城激光裝備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有到優,已具有一定產業規模和鮮明特色,成為我區“3+4”產業體系中主導產業之一。在建設發展過程中,我們堅持深耕細作,以 “華東光谷、智造之芯”為定位,以“百家企業、百億產值、百名人才”為目標,大力實施建鏈強鏈補鏈延鏈工程,牢牢把握招商引資工作主軸,做大做優人才科技等要素支撐,激光裝備產業快速集聚,在國內激光領域取得一定知名度。總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的激光智造小鎮,現已建成激光產業園區一、二、三期、光電綜合體、孵化器、加速器等載體,全部建成后將成為華東地區重點激光裝備產業集聚地,產業地標的區域影響力會愈發突出。具體有以下三方面突出成效:
一是產業基礎持續夯實。截至目前落戶激光園區產業鏈上的企業90余家,規上產值從2017年的2.5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31.2億元,產業發展態勢強勁。
二是企業質態持續提升。已落戶企業產品從上游元器件,到中游激光器,再到下游激光切割、激光打標、激光顯示、激光醫療、3D打印、激光測距,以及鈑金加工、工業設計等,涵蓋了激光裝備產業的全產業鏈,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規上工業企業(5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1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5家)數量逐年遞增。
三是品牌效應持續放大。激光產業園先后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為省內首個晉升“國家級”的激光裝備科技企業孵化為主的專業孵化器)、省級特色創新(產業)示范園區、省級科技產業園、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級和諧勞動關系綜合試驗區,今年7月又獲評全省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以下幾方面做文章,推動我區激光裝備產業向高端發展。一是提升鏈條集聚力。緊扣“風口行業”和“科技含量”兩個關鍵維度,加大科技創新,精準突破,聚焦強鏈,大力培育“專精特新”,招引一批行業頭部、細分領域企業;聚焦延鏈,大力推進“激光+”產業發展模式,積極挖掘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企業內涵價值,推動協同創新、集群發展。二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充分發揮華工激光、嘉泰激光等重點骨干企業“頭雁”效應,以點帶鏈、以鏈織網,帶動激光產業企業上規模、提質量、塑品牌,力爭2023年產值再上新臺階。三是提升平臺支撐力。進一步做大做強園區載體平臺,發揮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集聚效應,引導用好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載體,更大力度釋放院士項目江蘇先進光源技術研究院高端科創平臺、高層次人才引領作用,補短強弱,創優提檔、蓄勢賦能,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做出宿城經濟開發區更多貢獻,扛起更大擔當。
【陸寧】
謝謝王書記。
今天的提問就到這里,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問題,可與有關部門聯系,會后進行深入采訪。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