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路校區教研組(備課組)考核方案
教研組(備課組)是推進教學改革、開展教育科研、探討課堂教學效益、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組織,它肩負著教學、教研、管理三項職能。學校教研管理要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為加強教研組職能,健全對教研組的考核機制,特制訂本方案。
一、教研(備課)組長工作職責
1. 落實教學六認真。每學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研組工作計劃,嚴格按學校教學工作要求落實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教學質量檢測及分析總結等工作,切實做到要求在先、指導在先,及時督查。
2.組織集體備課。每周認真組織教師開展 “備、上、聽、評、改、上”的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時先針對研討課展開交流、研討、評課活動,形成新的教學方案,再結合一周教學進行備課。備課中心發言人要以課件形式呈現,備課過程要詳細記錄,體現備課實效性。
3.組織學生活動。每學期至少組織學生活動一次。要求活動有計劃、有過程資料、有效果。
4.組織教師參加校級及以上競賽活動。組織教師觀摩課堂教學、執教公開課、參賽課。組織教師撰寫隨筆、論文,積極參加賽事,勇于投稿。
二、優秀教研組考核
1.成立考核小組。由校長室、教務處、教科室相關人員具體實施考核評價。
2.考核辦法:按2:4:4比例考核??己艘越虒W督查、業務檢查和獲獎記錄為準。教研組資料包由教研組長于指定時間打包上交教務處。具體考核細則附后:《宿遷市項里學校教研組量化考核細則》
3.考核結果使用:考核結果列入年級組考核;給優秀教研組組長頒發證書,擇優推薦市、區級優秀教研組長表彰;給優秀教研組頒發獎金,教研組長獎勵補助300元,組員每人50元。
4.組內有以下情況“一票否決”:發生嚴重的教學事故或嚴重影響學校聲譽的事;有舞弊行為的;嚴重不團結,拒不接受學校布置的任務以及其他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有與年級均分相差5(德法、科學2.5)分以上的班級。
三、教研組量化考核細則
宿遷市項里學校教研組量化考核細則(修訂稿)
|
考核項目 |
考核具體內容 |
評價辦法 |
操作方法 |
|
集體備課 (30分) |
1. 每周集備圍繞一周教學展開,內容包括三方面:集備記錄(針對一節課研討);一周教學梳理,電子稿呈現(包括教學內容簡析、課件等);習題資料。(15分) |
組織不及時或提前結束每次扣1分,遲到一人扣0.3分,缺席一人扣0.5分;不組織上課、評課活動每次扣1分;中心發言人需用課件形式展示交流,否則,每次扣1分。 集備記錄本(電子稿)和每周教學資料包(教學簡析、課件、習題)及每周備課的圖片資料,按優、良、中、差等第分別15、12、8分。不按時上交或質量差得0分。 |
看記錄 查資料 |
|
2. 教研組資料包(單元資料、復習資料、師生活動等)。(15分) |
期末,組織人員進行評選。按優、良、中等第分別得15、10、8分,不按時上交或質量差得0分。材料上交不及時扣1分。 附后:教研組資料包內容及命名要求 |
學科領導參與并看記錄 |
|
|
業務學習 (10分) |
有學習計劃和學習材料。組內成員積極參與,不遲到、不缺席,學習質量較高。(10分) |
無學習計劃扣1分。缺學習資料的,每次扣1分。 遲到一人次扣0.3分,缺席一人次扣0.5分。 |
學科負責人參與查資料 |
|
指導教學 “六認真” (35分) |
1.教研組長每學期按時上交教研組工作計劃和總結。(5分) |
按優、良、中等第分別得5、3、2分,不按時上交得0分。 |
查資料 看記錄 |
|
2.每位教師每周聽課至少1節。(5分) |
按優、良、中等第分別得5、4、3分,不按時上交的每人次扣1分。(平均分為教研組得分) |
查資料 看記錄 |
|
|
3.教案編寫認真及時,有實用性,反思切合實際。(5分) |
不定期抽查,無教案、不及時修改、修改不認真的每人次扣1分。定期抽查:教案按優、良、中等第分別得3、2、1分(平均分為教研組得分);反思按優、良、中等第分別得2、1、0.5分(平均分為教研組得分)。不按時上交或質量差得0分。 |
查資料 看記錄 |
|
|
4.作業布置適當,批改及時認真規范,符合學校要求。(5分) |
不定期抽查,無業務、不按時批改、批改不認真每人次分別扣2、1、0.5分。定期抽查,按優、良、中等第分別得5、4、3分(平均分為教研組得分) |
查資料 看記錄 |
|
|
5.組織學生開展學科活動,每學期至少一次(5分) |
根據活動質量按優、良、中等第分別得5、3、2分。沒組織活動得0分。 |
學科負責人參與活動 查材料 |
|
|
6.教學成績評價。(10分) |
期末調研成績最低分與年級平均相比,都在3分以內的得15分。1個3分之外扣1分,以此類推。 |
根據教務處提供的成績統計評價 |
|
|
教研成果 (23分) |
1.隨筆撰寫(5分) |
每個教研組的優秀率平均數值得到該教研組的最終成績,按優、良、中等第分別得5、3、2分。 |
教科室 統計結果 |
|
2.課題研究(3分) |
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立項課題主持人分別得3分、2.5分、2分、1分。副組長遞減0.5分、成員遞減1分。學會課題、正在研究課題分值減半(以人均分計分,不超過3分)。 |
教科室 統計結果 |
|
|
3.論文發表或獲獎 (5分) |
論文發表(含宣傳類文章)或獲獎3分。論文發表:國家級3分,省級2分,市級1分,校級0.5分。論文獲獎: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計3、2、1分,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計2、1.5、1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計1.5、1、0.5分。學會論文減半。(以人均分計分,不超過5分)。 |
教科室 統計結果 |
|
|
4.優課、基本功、示范課等(5分) |
基本功、優課比賽: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計3、2、1分;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計2、1.5、1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計1.5、1、0.5分;區(校)級一等獎計1分。 公開課、示范課、送教課、講座按同級別二等獎計分。教育學會課、錄像課按同級別同獎次的一半計分(微課、曬課按1/3計分)。教師單項獎按照同級別同獎次的一半計分。(以人均分計分,不超過5分)。 |
教科室 統計結果 |
|
|
5. 輔導學生參加競賽獲獎(5分) |
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計3、2、1分;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計2、1、0.5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計1、0.5、0.3分;區級一等獎計0.5分;校級一、二、三等獎計0.3、0.2、0.1分。輔導學生發表作品按同級別二等獎計分(含校報);特長展演未設三等獎,特等獎按一等獎,一等獎按二等獎計分。(以人均分計分,不超過5分) |
教科室 統計結果 |
|
|
工作創新 (2分) |
教研組工作有創新 (2分) |
學生活動組織、資料包建設、備課活動等工作創新開展。 |
教務處 查資料 看記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