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園中心小學勞動教育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1、勞動教育課程開設情況。我校有32個班級,各班能將勞動課納入課表,落實到每周不少于1節課,開課率達到100%。在實際開課當中,我校以課堂教育為主,同時在我校西北角開出一塊約120平方米的種植園,各年級都有一塊種植園,一學年組織學生約20次去參與種植活動或勞動,分季節種植瓜果蔬菜等,同時也安排學生在母親節、父親節、節假日打掃衛生、整理內務等。
2、基地建立情況。目前我校已建有勞動教育基地3個(利用校園園田,墻邊土地敬老院種植地、校外蔬菜大棚等),占比10%。
3、師資培訓情況。目前我校有勞動教育大多兼職教師,由班主任和文化課教師擔任,教師培訓多以教師自學為主。
4、經費投入情況。目前我校在此方面經費投入較小。
5、選用教材情況。目前我校使用的教材是江蘇省中小學教材審定的《勞動與技術》的教材。
6.、學校對家庭勞動教育的規劃和指導情況及定期總結勞動教育工作并加強宣傳的情況。我校利用無作業日鼓勵學生在家做家務,如洗碗、拖地、倒垃圾、整理房間等,并利用美篇報道相關活動。
二、存在問題
就目前開展情況及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目前存在以下問題。
1、課時設置方面。雖然我校都能夠按照課程標準和有關文件要求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但由于多種因素,導致勞動教育課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課表,或局限于課堂教學,或被其它文化課擠占,或簡單將其等同于打掃衛生,難以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價值功能。
2、師資力量方面。我校勞動教育課程師資力量非常薄弱,沒有專職教師,也缺少真正意義上的有勞技專長的兼職教師。教師很少有機會參加專門的勞動教育培訓,多是以工促學,工學結合,自學致用。
3、教材選用方面。整體上,我校缺教材,缺少統編教材,甚至無教材。教材是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載體,沒有載體,學校的勞動教育變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變得隨意,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
4、經費投入方面。一方面是因為條件限制,沒有勞動教育基地,無法開展勞動實踐,沒必要投入;一方面是辦公經費的確有限,無法擠出更多經費。
5、勞動實踐方面。目前我校的勞動實踐形式多以打掃衛生、整理內務、學生在學校園田地鋤草、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居多,學生難以學得勞動技術。
三、下一步舉措
1、 加大在經費上投入。
2、積極開辟勞動實踐基地。
3、加大師資方面的培訓。
4、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要互相配合,保持一致。
四、意見和建議
1、要充分認識勞動教育的教育價值與時代意義。勞動教育是以勞動為載體的教育形式,重在找準勞動和教育的結合點,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培育學生的勞動觀念,提升學生的勞動能力,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為成就青少年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2、要構建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把勞動教育融入勞動課程、校內外勞動實踐、家務勞動等各環節,促進理論學習與應用實踐貫通,實現學以致用。
3、要創新勞動教育的途徑及方式方法。要堅持思想引領,不僅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要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要堅持實際體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