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 | 宿城區2025年上半年農業經濟運行簡析 | ||
| 索引號 | 016180106/2025-00015 | 分類 | 統計分析 ??其他 ?? 其他 |
| 發布機構 | 宿城區統計局 | 發文日期 | |
| 文號 | 關鍵詞 | ||
| 文件下載 | |||
| 時效 | |||
今年以來,宿城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一號文件精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農業經濟穩步發展。
一、農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1、經濟總量平穩增長。上半年,宿城區農業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宿城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產值21.36億元,同比增長4.8%;增加值12.78億元,同比增長4.9%。
2、夏食生產較為穩定。今年以來,夏糧生產受干旱少雨影響, 糧食單產、總產有所下降,呈現“一增兩減”趨勢。據省調查總隊初步反饋數據顯示:宿城區夏糧播種面積36.98萬畝,較上年增加0.13萬畝,增長0.36%;糧食單產為389.1公斤/畝,較上年減少3.76公斤/畝,下降0.96%;糧食總產14.39萬噸,同比減少0.1萬噸,下降0.6%。
3、蔬菜瓜果保持穩定增長。宿城區加快推進設施農業發展,積極引進先進種植技術和優良品種,有效提升了蔬菜、瓜果的產量和質量。上半年,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6.72萬噸,同比增長1.1%;瓜果產量3.87萬噸,同比增長1.3%。
4、畜牧業生產喜憂參半。一是生豬產能穩定提升。上半年末,全區生豬存欄14.26萬頭,同比增長67.5%;出欄12.05萬頭,同比增長13.6%。生豬存欄、出欄均呈增長態勢,產能形勢持續向好。二是牛羊生產持續收縮。上半年末,全區牛存欄0.58萬頭,同比下降21.5%;全區羊存欄0.8萬只,同比下降17.8%。受持續低迷的市場行情影響,散養戶出售意愿降低,牛出欄量較去年同期明顯回落。全區牛出欄0.23萬頭,同比下降47.2%。三是家禽養殖規模擴大。上半年末,家禽存欄213.5萬只,增長129.11%;出欄564.7萬只,同比增長14.1%。
5、漁業生產保持平穩增長。宿城區大力推進綠色健康養殖技術,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優化水產養殖品種結構,引導現代高效漁業發展,實施池塘標準化改造,促進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增加漁業效能,實現漁業生產平穩增長。據農業農村局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水產品產量達2.113萬噸、同比增長1.5%。
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宿城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調動全區各級各部門的力量,發揮部門優勢,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全面促進農村居民增收。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8元,同比增長6.4%。
二、存在問題
一是農業穩增長困難較大。農業“靠天吃飯”格局未根本扭轉、生產成本與收益矛盾加劇、耕地資源約束趨緊等問題疊加,導致農戶種植積極性受挫,農業可持續增長動能不足。如高附加值農產品“洋北西瓜”、“陳集葡萄”、“耿車多肉”“羅圩香茄”等,部分領域雖形成一定品牌效應,但受各種不利因素影響,生產已顯頹勢,對全區農業拉動效應衰減。
二是畜牧業養殖穩定性差。頭部企業是畜牧業養殖穩定的“壓艙石”,宿城區在此方面短板較為突出,特大型生豬養殖企業養殖規模與其他縣區比較存在很大差距,規模最大的是宿遷眾旺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且因養殖收益收窄等原因,至2024年底已停產2年左右,致全區生豬出欄連續下降,累計下降幅度22%,目前才部分恢復生產。加之,宿城區的畜牧業養殖企業規模小,受市場影響波動性大,市場行業一旦下行壓力大,生豬和家禽棄養空欄的較多。
三、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對農業生產的幫扶力度。主管部門應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主體參與”的幫扶機制,推動特色農產品從“小散弱”向“穩產增效”轉型,實現農戶增收與產業升級雙贏。加大對農戶的種植技術指導力度,幫助糧農挖掘增產潛力,保障主糧種植品種穩定,確保糧食穩產增收。
二是加大對大型養殖企業的幫辦招引力度。建議主管部門積極引導養殖公司補欄、擴欄;同時精準對接龍頭企業,出臺相應扶持政策,促其能夠落戶宿城,促宿城畜牧業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