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 | 農業生產總體平穩 農民增收壓力增大-2023年宿城區農村經濟運行情況簡析 | ||
| 索引號 | 016180106/2024-00021 | 分類 | 統計分析 ??其他 ?? 其他 |
| 發布機構 | 宿城區統計局 | 發文日期 | |
| 文號 | 關鍵詞 | ||
| 文件下載 | |||
| 時效 | |||
今年以來,宿城區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籌,穩步推進農業農村各項工作,持續抓好糧食生產、農產品穩產保供,推動農業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實現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繁榮。
一、農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1、經濟總量平穩增長。2023年,宿城區農業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據初步統計,2023年宿城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產值53.84億元,同比增長5.1%;增加值34.01億元,同比增長5.2%。
2、糧食生產再獲豐收。2023年,宿城區糧食生產穩中有升,糧食生產呈現“三增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反饋數據顯示,宿城區糧食播種面積78.49萬畝,較上年增加0.11萬畝,增長0.1%;糧食單產為462.7公斤/畝,較上年增加3.5公斤畝,增長0.8%;糧食總產達36.32萬噸,同比增加0.32萬噸,增長0.9%,糧食生產實現“七連增”。
3、蔬菜瓜果產能穩步增長。近年來,宿城區按照集中集約、綠色循環、高質高效的發展原則,圍繞綠色果蔬產業,在資金、土地、金融等方面予以支持,逐漸形成各具特色的蔬果集群,效益不斷提升,2023年,宿城區蔬菜種植面積11.96萬畝,產量37.66萬噸,分別同比增長3.6%、4.6%;瓜果種植面積1.83萬畝,產量6.39萬噸,分別同比增長9.3%、11.6%。
4、畜牧業生產總體平穩。今年以來,宿城區積極落實畜牧養殖各項扶持政策,鼓勵農戶擴大養殖規模,提高農戶養殖積極性,確保畜禽產品的穩定供給,畜牧業生產總體平穩。據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反饋顯示:2023年,宿城區生豬出欄22.22萬頭,同比下降6.8%;家禽出欄715.61萬羽,同比增長5.9%;豬牛羊禽四種主要肉類產量為3.08萬噸,同比增長3.3%。
5、漁業生產保持平穩增長。今年漁業生產以穩產保供、綠色發展為主線,穩面擴源、優化水產養殖品種結構,推進養殖產業提檔升級,引導現代高效漁業發展,實現漁業生產平穩增長。據農業農村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宿城區水產品總產量3.25萬噸,同比增長6.3%。
6、農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長。2023年,宿城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69.2元,同比增長7.0%;增速與全市持平,高于去年同期0.1個百分點,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3個百分點。
二、存在問題
1、穩產保供存在不確定性。豬飼料及其他各項成本持續飆升,養殖利潤空間壓縮嚴重。據最近調研數據顯示,12戶受訪養殖戶在2023年平均養殖成本為1878.78元/頭,同比上漲4.2%,養殖成本持續上漲并處于高位。其中漲幅最高的為人工成本,平均每養殖一頭125公斤的生豬需要58.22元,較去年同期上漲6.3%;漲幅較為明顯的是飼料成本與仔豬成本,2023年飼料平均成本為1390.48元/頭,同比上漲3.9%;仔豬平均成本396.38元/頭,同比上漲6.1%,養豬綜合成本越來越高。而生豬的售價從去年同期的平均9.6元/斤降到平均7.5元/斤,這樣一來,養殖戶基本沒有利潤空間,減欄、空欄觀望情緒較重,導致全區生豬生產持續下滑。
2、農村居民增收困難仍較突出。目前宿城區四大收入結構不均衡,其中工資性收入占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五成,由此可見如果農村居民就業不穩定性,則隨時有著“掉隊”風險,伴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長,財產性收入在“錢袋子”中的作用越來越高,其抗風險能力也是最強的,但是2023年我區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560元,同比增長6.1%,增長速度最慢,農村居民收入的抗風險能力受到挑戰,進一步穩定和增加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有助于提高農村居民的抗風險能力。
三、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幾點建議
1、多措并舉積極促進全區畜牧業健康發展。一要穩固生豬基礎生產能力。以“穩規模”為重點,壓緊壓實屬地保供責任,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完善和強化調控政策措施,加強生豬生產和市場動態跟蹤監測,準確發布信息,科學引導生產。二要壓縮養殖成本,提高養殖利潤。進一步推進飼料科學精準配比,降低混合飼料價格,提高玉米等原料資源利用率。
2、拓寬居民增收渠道,提高抗風險能力。一是提高就業服務保障水平,暢通就業渠道。通過完善線上、線下就業平臺、定期組織開展現場招聘、網絡招聘和直播招聘等,進一步拓寬就業途徑。二是充分落實勞動力高質量就業。深入村居委會開展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提升,提升居民勞動能力和就業水平;三是繼續豐富金融產品供給,多渠道增加居民安全穩定的財產性收入,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居民投資理財意識,提高居民利息、理財和紅利收入,改善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提升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