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車小學陽光體育運動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陽光體育運動”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加強我校的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讓“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成為實際行動,讓每一個學生通過運動而感受快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擬訂以下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以及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力推進體育大課間活動,蓬勃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增強中、小學生體質。養成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組織機構
為保證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實施,決定成立實施陽光體育運動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司龍
副 組 長: 張廣州 許 鵬 陳海洋 王軍甫
成 員:陳葦葦 張 輝 楊 彬 周 雷 王 建
劉雪峰 熊金奎 董朝明 王 華 劉文 史芳順 王思琪 馮季 張佳 陳倩
分工如下:組長與副組長負責宏觀調控,并隨時督查。教務處與體育組負責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指導和組織小學部開展“陽光鍛煉一小時”活動。
三、落實體育課有關規定
1. 嚴格執行國家關于體育課時的規定,開足開齊體育課,不以任何理由削減或擠占體育課時。
2. 將《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進行整合,任課教師可根據個人專業特長選擇喜歡的課程任教。
四、組織措施
1.以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基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2.認真組織學生做好眼保健操、大課間活動,班主任及體育教師要注意糾正規范學生動作。相關人員每天組織檢查和班級考核。
3.結合我校體育場地和器械情況,全面實行體育大課間活動制度。班主任組織全體學生到操場開展活動(必須全員參與,由值周領導及學生會學生檢查,檢查結果記入班級考核),活動時間為每天課表規定的活動時間,認真組織學生搞好陽光體育活動。
4. 在固定的體育課和大課間活動的基礎上,以各個班級為單位,在班主任老師的組織帶領下,安全有序地開展各種針對性強、形式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以此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總之, 我們不僅要讓“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口號深入人心,還要把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讓每個師生的健康受益。
五、落實陽光大課間有關規定
(一)目標
以“健身強體、育德促智、審美悅心、發展個性” 為宗旨,以群體活動為基礎,落實“健康第一” 的思想,體現“鍛煉的實效性、內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樣性、參與的廣泛性、個性的塑造性及活動的趣味性、娛樂性”原則,為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切實提高,創新廣闊的發展空間。
1.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形成健康意識和終身體育觀,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
2. 讓學生有選擇地參與、學習、享受體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
3. 創新和改革學校課間操,優化課間操的時間、空間、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覺鍛煉。
4. 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
5. 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
6. 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守紀律的習慣,講文明習慣,學會怎么“走”,“站”,“跑”,養成“輕聲慢步靠右行”的習慣。
7. 培養學生耐力毅力吃苦的精神。
8. 所有學生掌握兩項體育技能
(二)管理責任制
1. 領導督察制:(1)領導小組成員,體衛藝主任、音體美信息組教研組長、各年級組長到操場參與、督促活動,同時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提高全體師生對大課間活動的重視程度。(2)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和活動情況,適時調整活動項目,使陽光體育具有持續性,創造性,娛樂性,趣味性。(3)挖掘陽光體育的育人功能,文化功能,走內涵式發展,體育特色發展。
2. 體衛藝,少先隊:檢查班級情況情況
3. 教導處:檢查隨班教師情況
4. 年級組長:(1)組織協調年級活動,根據活動內客協調活動事宜,檢查活動情況,(2)根據年級教師專業,特長,愛好傳授健身技能,如童謠游戲,文字游戲等。
5. 體育老師負責制:(1)體育老師做好組織大課間活動的各項工作;(2)要求體育課上學會,陽光體育練習;(3)負責陽光體育項目技術指導;(4)根據活動內容設計年級月比賽;(5)培養3一4名體育委員或紀律委員;(6)教會新的廣播,韻律操,健身操,足球操等;(7)教會學生正確使用體育器械; (8)根據自己專業,特長傳授健身技能,培養體育愛好者,特長生;(9)創設特色體育課程。
6. 班主任負責制:(1)指導班級按活動計劃實施;(2)各班主任在大課間和學生一起迅速來到操場,按時到達指定位置,組織學生按要求參加大課間活動;(3)活動中,班主任要指導學生活動,維持好本班學生的紀律、安全;(4)班主任平時要注意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引導學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參加活動;(5)活動中比班風,比特色,比氛圍,比紀律;(6)開展拓展活動。
(三)原則
1. 以人為本,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意識。實施體育育人功能,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和學校條件,有效地設置和開展各項活動,以達到對學生的促德、健體、調智、審美等教育功能,重視活動過程的教育。
2. 關注差異,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張揚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推動素質教育。
3. 增強體質,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營造人人參與、生氣勃勃的校園體育氛圍,創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條件,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和諧關系,確實保證“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效落實。
4. 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及特點,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合理的安排大課間和陽光體育活動內容。將藝術、體育融為一體。
(四)實施措施
1. 時間安排。每天上午第二節課后30分鐘,下午第二節課20分鐘,任何老師不得擠占大課間活動時間。如果因天氣原因,不能進行正常室外活動時,各班在教室進行趣味游戲(可以以音樂美術為主要內容,器材自備),由各班班主任組織安排。
2. 地點:由體育組長劃分。
3. 組織保障。加強該項活動的領導,使大課間活動真正落到實處,促進該項活動高質量進行。
4. 人力、物力保障。要求師生全員參與大課間活動,活動中教師既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學生的保護者,同時也是活動者。這樣既能體現國家所提倡的全民健身,又能融洽師生關系,有利于構建新型的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5. 安全保障。各班學生必須在指定活動范圍內活動,防止出現活動區域不明或學生亂跑的混亂現象。各班主任及年級組長進行現場活動指導,并督促學生注意安全。
6. 激勵措施。活動實行考核激勵制度,將大課間活動的檢查內容列入班級專項考核中。德育處、少先隊每天分別對大課間活動情況進行檢查,要把大課間活動開展情況作為文明班集體評選的重要依據,這樣既可以樹立學生的集體活動意識,集體榮譽感,又可以促進大課間活動的持續發展。
7. 鼓勵活動創新。大課間活動除時間有具體規定、保證外,在活動形式、內容、空間上學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鼓勵體育教師、音樂教師、班主任發揮自身特長,展示自身才干,開發創新體育、舞蹈、球類游戲等多種項目。
8. 體育項目管理:除規定的項目外,鼓勵創建籃球,氣排球等體育項目,特色年級,特色班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