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備課制度
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知識,不斷吸收新的信息,指導運用于備課。
深入鉆研教材,結合本班學生年齡特點和實際發(fā)展水平備好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求教師備課書寫規(guī)范,活動設計美觀。
按時按質制訂好系列計劃,如: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課時計劃、游戲計劃等,每周寫一篇以上的觀察筆記和教育反思。每周星期五上午準時將下周計劃交年級組長審閱。
堅持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
備課時不得外出或閑談,不做與備課無關的事情。
鼓勵改革、創(chuàng)新,每學期進行一次評比,對設計新穎、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計劃、筆記、教案、教育活動設計、游戲觀察記錄等予以獎勵。
二、聽課制度
每學期組織教師相互聽課不少于10次,并認真做好記錄和評議工作。
中層及以上教干每學期必須有針對性地深入班級聽課15次以上,任課教師入班聽課20次以上,做好聽課記錄,及時進行評議,肯定成績,找出差距,提出建議和希望。
三、教師考評制度
教師都必須按時接受工作質量的評價考核。
成立工作質量考核領導小組。
考核領導小組的職責是:
1.擬定考核內容及評價標準
2.擬定考核方法
3.擬定考核時間
4.研究獎懲辦法
5.提交考核總結
6.根據(jù)考核中發(fā)現(xiàn)的情況提出改進、提高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考核內容包括:出勤情況、工作態(tài)度、履行本崗位職責情況、工作效果等。由考核領導小組根據(jù)不同時期的要求擬定詳細考核提綱。
考核結果填入業(yè)務檔案。考核結果作為教師晉級、職稱評定、選先進及選送外出學習的重要參考資料。
四、教育教學評估制度
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逐步開展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評估工作。
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小組在全面教育質量評估的基礎上參考本校每個學期教育工作重點,研究確定評估的內容,制訂評估標準,確定評估的方法及時間,并將評估后的材料進行分析,做出評估總結報告,提出本校改進教育工作的意見及建議。
每學期末開展評估活動。
教育質量結果與獎懲制度掛鉤。
每學期教育質量評估總結應作為下階段制訂教育工作計劃的重要參考資料。
五、教科研成果評選制度
實行課題負責人制度,根據(jù)需要,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顧問小組。
建立教科研規(guī)劃制度,根據(jù)市、縣教育局教育科研規(guī)劃,結合本校實際,制定一年一度的教科研工作規(guī)劃,做到目標明確,計劃落實。
建立教科研例會制度,每月定期召開一次教科研小組會議,總結和交流前期研究工作,營造積極的研究氛圍。
建立課題學習和培訓制度,在課題負責人的領導下,定期開展學習培訓活動,包括課題的相關理論知識培訓和研究實踐經驗交流。
建立課題檔案管理制度,定期對課題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歸檔,對課題研究過程實行規(guī)范的檔案管理。
建立教科研考核制度,定期對教科研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嚴格考核。
建立教科研獎勵制度,鼓勵教師積極有效的參與研究并積極提升研究成果。
認真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征文活動,鼓勵教師及時總結經驗、撰寫文章,并將教師的優(yōu)秀文章向刊物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