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優秀道德素養為目標,以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為重點,鞏固成果,持續發展,不斷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力求各項工作都有新突破。
二、工作目標
以黨建為統領,加強德育管理,夯實養成教育,以勞動教育為抓手,不斷優化學校德育工作方法。全面落實“雙減”和五項管理工作任務,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以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研究和閱讀習慣養成為載體,持續提升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強體音美課程建設,落實體衛藝工作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科研和教師培訓管理,教研科研相結合,立足教師培訓和教研活動深入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三、工作任務及措施
(一)黨建工作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和加強黨對民政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嚴格落實“過程黨建”,積極創建“一校一品”,全面打造“清廉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組織開展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運用學習強國等平臺,構建線上、線下全覆蓋學習體系。堅持和完善新黨員入黨宣誓,重溫入黨誓詞、過集體“政治生曰”等政治儀式,充分發揮黨內政治生活的培爐作用。進一步完善學校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制度,強化學校黨組織書記管黨治黨責任,推進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
(二)學校管理
1.精細管理。進一步優化各項規章制度,完善考評辦法,落實考評機制,實施精細化管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民主管理。繼續定期召開支委會、領導班子會議、教職工大會,嚴格落實校務公開制度,自覺接受全體教職員工和廣大群眾的監督。通過教職工大會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師生民主管理學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隊伍建設
1.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部門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師風培訓活動,扎實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塑造我校教師隊伍的良好形象。
2.優化學校內部管理。本著定崗定責、雙向選擇、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實行校內教師課時量認定,合理分配教師資源,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開展好教師培訓活動,認真落實崗位大練兵活動,樣按照崗位大練兵活動方案要求開展教學研究和業務能力培養提升工作,向內練兵,向外競技,爭取推送更多縣市級優質課。多角度全方位開展教師全員培訓和骨干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四)德育工作
1.落實活動育人目標,常態化開展各項學生活動。一是鞏固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成果,完善值周檢查工作、考評及結果運用體系,確保值周工作效果最大化落實。二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精心組織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結合中華傳統節日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不斷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三是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主題活動。四是建立現役退役軍人家庭等特殊群體工作臺賬,動員各方面力量,使關心關懷工作盡可能精準化。五是切實加強少先隊室陣地建設,不斷加強和規范少先隊禮儀建設和活動場所建設。營造少先隊團結活潑、奮發向上的團隊文化氛圍。堅持隊干部的輪換制和民主競選制,并加強隊干部的培訓工作。六是充分發揮“紅領巾廣播站”的宣傳教育作用。“紅領巾廣播站”每周三播放富有教育意義和趣味性的節目,內容貼近隊員生活,有自己的特色,并認真做好記錄。七是開展“國士無雙”人物宣講活動,向青少年學生宣傳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適時拓展到歷史名人,抗日英烈等系列人物)。
2.拓展溝通渠道,構建家校共育體系。傾聽家長及學生的訴求,設計活動載體,常態化開展相關活動。利用家長會、家長接待日等渠道傾聽家長心聲,梳理家校溝通痛點,謀劃共育體系創建,形成教育合理,嘗試評選榜樣家長。
(五)教學工作
1.加強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嚴格落實《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按照課程設置,開滿學科,開足課時。落實課堂教學基本要求。確保正常教學秩序的進行。狠抓備課質量,開展“聽推門課”活動,進一步提升業務材料檢查效果,一體化要求備課、上課、批改、輔導全過程。加強“一讀一寫”工作力度,以讀書習慣養成和書寫習慣養成為突破口,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2.大力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以習作課教研及評價在教學中的應用為主題分別開展語文教師、科任教師每人一課集體教研活動。充分發揮集體備課優勢,共同商討,共同提高。
(六)科研工作
落實常規管理,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組織好老師讀書、備課組研討、每人一課等活動,提升老師的思索力、學習力。扎實開展各項教研活動,關注常態教學、教研動向,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組織、指導開展不同層面的課題探討工作,規范課題管理, 深化開展探討,重點抓好市級規劃課題及小課題立項研究工作。關注青年老師、新教師和骨干老師的專業成長,通過師徒結對、外出學習等方式,優化師資隊伍建設。
(七)體衛藝工作
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嚴格學生作息時間安排,保障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引導學生自覺參加課外鍛煉。抓好“眼操、間操、繩操”,保證三操質量。結合慶六一開展趣味運動會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比賽,提升學生體育運動興趣,促進學生技能形成。
以“玩”為主題推進傳統游戲進校園活動,系統開展傳統游戲活動周、活動月,通過游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逐步形成以五步拳、傳統游戲為主要內容,以大課間、興趣小組、主題活動為載體保障的“玩出未來”教育。
開全開齊藝術課程,加強學生藝術課日常考評工作,積極開展學生藝術展演等藝術活動。
定期開展師生衛生、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和講座。加強衛生清掃和疾病預防,定期消毒、通風。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特別是單親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八)安全工作
定期對校園重點部位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堅持師生安全教育常態化,利用開學典禮、升旗儀式等多種渠道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活動,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和能力;加強門衛管理,禁止外來人員入校。
(九)后勤工作
加強校產管理。嚴格材料購進、領出制度,做到賬物相符。做好后勤服務工作,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做好學校綠化美化工作,管理好學校的果園、綠籬等綠化區域,美化校園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