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疾控提醒:當心,這些呼吸道常見傳染病!
隨著天氣日漸寒冷,氣溫變化較大,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已到呼吸道傳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同時室內外溫差大,人群活動減少,身體抵抗力下降,并且室內通風較少,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傳播。呼吸道病原體有很多種,除了流感病毒外,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也較為常見。為了您和家人、朋友的健康,宿城疾控提醒您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可以降低呼吸道傳染病感染、傳播風險。
需要重點防范的呼吸道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種病癥。臨床表現為比較明顯的全身癥狀:發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 還可出現腸胃不適。流感病毒對于所有人群都是普遍易感的。但是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老人、孕婦以及患有自身免疫系統、慢性呼吸系統、慢性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系統等人群,感染后重癥的風險較高。兒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也是重癥流感的高危人群。年齡<5歲的孩子(尤其是<2歲)更易出現嚴重并發癥。冬春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學校、托幼機構、養老院等集體機構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合胞體RNA病毒,是引起嬰兒肺炎及細支氣管炎、兒童發熱性支氣管炎的常見病原體,還能引起較大兒童和成人的鼻炎、普通感冒等癥狀。大多數健康的兒童感染后,呈現輕癥及感染早期癥狀類似于普通感冒,隨著病情發展,嚴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喘息、煩躁不安、食欲減退等,甚至并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呼吸道合胞病毒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高危人群是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有“冬季嬰兒殺手”之稱。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范圍內引起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是造成嬰幼兒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嚴重危害兒童健康,尤其對早產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原發性免疫缺陷的嬰幼兒造成的疾病更重。
腺病毒呼吸道感染:腺病毒是一種引起兒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毒,兒童4%-10%的社區獲得性肺炎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癥狀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時伴有發熱、寒戰、頭痛和肌肉酸痛等,臨床上可能還會出現咽喉炎、咽結膜熱、肺炎等表現。另有部分型腺病毒可引起嬰兒和學齡前兒童胃腸炎,導致腹痛、腹瀉,甚至腸套疊。腺病毒感染一般屬于自限性疾病,免疫力正常的人群病程在7天左右可以自愈。腺病毒感染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容易在幼兒園、學校中暴發流行。
呼吸道傳染病傳染的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播、空氣傳播、密切接觸傳播等。
1.飛沫傳播:呼吸道傳染疾病很可能會通過病人的打噴嚏、咳嗽等飛沫進行傳染,如果接觸到了患者排除體外的飛沫,很可能會傳染給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2.空氣傳播:當空氣里面出現了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很可能會通過空氣傳播,如果吸收到了被污染的空氣,可能會引起呼吸道傳染。
3.密切接觸傳播:如果長時間與患者密切接觸,也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道傳染病。除此之外,也包括間接接觸等傳播方式,病人為主要傳染源,部分病種隱性感染者也可以作為傳染源。
預防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措施
1.科學佩戴口罩
感染者佩戴口罩可以阻擋病毒在空氣中的播散,健康人群佩戴口罩能夠減少病毒的吸入。
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癥狀的患者外出或與其他人員接觸時應佩戴口罩。
需照顧有呼吸道感染癥狀的患者、與其同處一個房間或近距離接觸時也需佩戴口罩。
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進入醫院、診所和其他密閉場所時,也建議佩戴口罩。
2.注意手衛生
手是發生傳染病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注意手衛生是防止病原體通過接觸途徑傳播的重要措施。
外出回家后、飯前便后、接觸眼、口、鼻前均要洗手。
要掌握科學規范的洗手方法(七步洗手法),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揉搓雙手至少持續20秒。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使用質量合格的手部消毒液進行手部消毒。
3.遵守呼吸禮儀
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可將流感等呼吸道病原體隨呼吸道分泌物以飛沫、氣溶膠的形式擴散到周圍空氣中,周圍人吸入后可發生感染。因此,當要咳嗽或打噴嚏時,頭應遠離他人,背對他人,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
無論是否發病,均應使用紙巾或手絹捂住口、鼻,如來不及,可用衣袖內側遮住口、鼻,如不恰當的使用了手遮擋,則應及時清潔雙手。
4.經常通風換氣
通風換氣是稀釋室內病原體濃度的簡單、方便、經濟措施。
在外界溫度適宜、空氣質量較好、保障安全性的條件下,可采用全日開窗的方式進行自然通風。在寒冷天氣,也盡可能每日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5.增強機體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膳食,足量飲水,作息規律,保障睡眠,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
6.積極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對于有疫苗預防的呼吸道疾病,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應積極接種相應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7.及時就醫
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出現發熱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異常癥狀,根據情況采取居家休息、服藥或及時就醫等措施;若病情加重時,應立即就醫。到醫院就診開藥時,做好自我防護。注意戴口罩,回家后要認真洗手。
艾滋病防治知識
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它是一種病死率高、傳播隱蔽、傳播速度快,目前無法治愈但可以預防的傳染性疾病。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1、性生活接觸:主要發生在異性戀和男男同性戀之間,性伴侶越多、感染的危險越大。
2、經血傳播:凡是經血液或血液制品傳播的都屬經血傳播。特別是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不潔針具輸入沒有檢測的血液和血制品。
3、母嬰傳播:被HIV感染的孕婦,可在妊娠期間把HIV經胎盤傳給胎兒(宮內感染);也可在分娩過程中,受到母血或陰道分泌物的污染而被感染(產程/產道感染);還可以通過母乳喂養而感染(產后感染)。
4、其他傳播途徑:器官移植,如腎臟、肝臟、心臟、皮膚和骨髓移植以及人工受精等均可引起HIV感染;偶有實驗室工作人員實驗不慎而導致感染的報道。
什么情況不會引起HIV的傳播?
1、呼吸道(同室工作、學習和生活);
2、消化道(共同進餐、共用餐具等);
3、日常生活接觸(握手,擁抱,游泳,共用馬桶、浴具、辦公設備、餐具,接觸患者的衣被、臥具、錢幣等一般生活用品)
4、汗液、淚液、唾液、尿液;
5、蚊子叮咬;
6、家養動物抓、咬傷。
性病防治知識
性病是指以性行為作為主要傳播途徑的一種傳染病,主要包括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等。值得注意的是,性行為是性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但不是唯一傳播途徑,性病還可以通過母嬰、血液、間接接觸傳播。
常見五種性病:
1.淋病
淋病的發病機制是淋病奈瑟菌入侵人體,造成感染生殖和泌尿系統導致。淋病的潛伏期較短,一般為3天,不會超過一周。患有淋病的孕婦分娩時其產道分泌物可感染新生兒,引起淋菌性結膜炎。具體癥狀表現為尿路口和女性陰道產生充血并紅腫,有膿性分泌物滲出。淋病的處理辦法一般是進行殺菌治療,包括外用殺菌軟膏與內服抗生素,主要使用頭孢類抗生素、大觀霉素和多西環素。
2.梅毒
梅毒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相比淋病而言是一種慢性的傳染病。梅毒有隱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胎傳梅毒之分。一期梅毒在感染后的三周后發作,而二期梅毒一般在感染后的第3~4個月才出現,三期梅毒危害極大,累及全身器官,出現于感染后的一至兩年左右。因此,建議在早期階段就介入治療,一般采用肌肉注射青霉素的手段進行治療.
3.尖銳濕疣
相信大家對HPV(人乳頭瘤病毒)都不陌生,尖銳濕疣就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潛伏期比較長,可達到三個月。尖銳濕疣的癥狀表現在皮膚表面,例如長小丘疹等,可在生殖器及肛門部位出現乳頭狀、菜花樣的贅生物。尖銳濕疣以性傳播為主,皮膚接觸尖銳濕疣患者的病變部位及其污染的衣物和用品等亦有可能造成傳播。新生兒可通過尖銳濕疣孕婦的產道而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治療一般是利用藥物或激光、冷凍等方法治療,治療后需定期復查以發現和處理復發。
4.生殖器皰疹
由皰疹病毒HSV的感染引起,潛伏期在3-5天左右,臨床癥狀是生殖器部位出現水皰、潰瘍,并伴有疼痛感,嚴重的會出現全身發熱、肌痛、頭痛等癥狀。患生殖器皰疹的孕婦在分娩時如出現生殖器部位水皰或皮疹可傳染給新生兒,嚴重甚至會導致新生兒死亡。生殖器皰疹一般通過口服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藥物能改善甚至消除臨床癥狀,但可反復發作,若皮膚表面炎癥嚴重也可伴用抗生素。
5.生殖道衣原體感染
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以生殖道部位炎癥為主要表現的性傳播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6年全球新發感染病例為1.27億。據報道,生殖道衣原體感染后有高達80%以上的女性和50% 以上的男性患者表現為無癥狀感染。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不良結局:1).盆腔炎:女性上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的炎癥:主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 膿腫、盆腔腹膜炎、盆腔膿腫等。2).附睪炎:附睪炎并發癥,包括附睪睪丸炎、慢性前列腺炎。3).不良妊娠結局:流產、早產、低體重;產道感染。
6.性病防治
1、潔身自好,避免發生多性伴及不安全性行為。
2、采取安全性行為;正確使用質量可靠的避孕套;
3、平時注意個人衛生,不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4、盡量不輸血,盡量不注射血制品,有生殖器可疑癥狀時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5、配偶得性病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期間最好避免性生活,需要時使用避孕套;
6、做好家庭內部的清潔衛生,防止對衣物等生活用品的污染,如勤曬勤洗被褥、患者內衣褲不要和小孩的混在一起洗,大人與小孩分床睡、分開使用浴盆、馬桶圈每天擦洗等。
傳染病相關問題可詳細咨詢:0527-80970179,0527-84562696,0527-80970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