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 | 宿城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宿城區加快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 | ||
| 索引號 | 321302000/2025-00299 | 分類 | 區政府文件 ??旅游、服務業 ?? 通知 |
| 發布機構 | 宿城區人民政府 | 發文日期 | |
| 文號 | 宿區政發〔2025〕8號 | 關鍵詞 | |
| 文件下載 | 宿城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宿城區加快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doc | ||
| 時效 | |||
宿區政發〔2025〕8號
宿城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宿城區加快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
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區各有關部門:
現將《宿城區加快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宿城區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宿城區加快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為加快推進服務業登高提質三年行動,把服務業招商作為重要抓手,將城區樓宇作為發展載體,進一步推動全區現代服務業攻堅突破,現就加快中心城區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指示精神,圍繞服務業登高提質,將城區樓宇資源作為服務業發展重要載體,緊扣樓宇新建、改造、運營、服務、機制五大環節,精準謀劃,精確分類,精心指導,實施提升新建樓宇開發品質、推動存量樓宇改造提質等九大行動,進一步整合載體資源、拓展發展空間、加快產業集聚,推進企業集群發展,積極構建“產業集聚、特色鮮明、配套齊全、貢獻突出”的新型樓宇經濟發展格局。
二、工作目標
(一)全面提升閑置樓宇入駐率
精準統計閑置樓宇面積,摸清樓宇底數,掌握各個樓宇的主導產業、入駐率、貢獻率等信息,加快建設樓宇經濟大數據管理平臺,動態監測、管理樓宇資源。分步推動匯金大廈、恒茂商業廣場、168金融大廈等閑置樓宇盤活。年內樓宇平均入駐率提升到90%以上。
(二)全力打造高品質特色樓宇
高標準推進省、市級服務業集聚區等載體建設,推動古黃河濱水休閑消費集聚區、幸福路文化傳承街區、項王故里文旅集聚區等集聚區質量提升,加快打造金鵬國際、蘇寧廣場、數智匯、律師大廈等特色樓宇。年內爭取各類專業特色樓宇達到15座以上。
(三)全速提高樓宇經濟貢獻
加大優質服務業企業入規納統的扶持培育力度,積極開展服務業項目招引,加快培育壯大一批億元樓宇,年內新增樓宇入駐規(限)上服務業企業達100家以上,新入駐營收億元以上現代服務業龍頭企業20家以上;新增營收超億元樓宇6座,其中營收超十億元樓宇3座;新增納稅超5000萬元樓宇7座,其中納稅超億元樓宇2座。
三、重點任務
(一)優化樓宇供給,提升運營品質
1.提升新建樓宇開發品質。結合城市更新,高標準規劃商務科研樓宇布局和定位,聚焦中心城區、開發區南區、兩河片區等重點區域,引進知名產業地產開發企業獨立或聯合建設商務科研樓宇,并主導后續運營。結合低效用地再提升、片區更新改造等開發,聯動特色專業創新園區建設,打造一批產研一體化樓宇,滿足高端制造的生產性服務需求。(責任單位:資規分局、科技局、工信局、住建局,各街道)
2.推動存量樓宇改造提質。鼓勵存量樓宇改造升級,有序推進樓宇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提升樓宇安全標準和物業服務水平。發揮國有資本引導和撬動作用,支持社會資本等各類主體參與實施存量樓宇改造提升試點,注重分類推進、重點突破,優先將單一產權、核心地段、產業集聚區的樓宇項目納入改造清單,探索樓宇轉型升級新路徑。(責任單位:住建局、商務局、城管局、財政局、應急管理局、數據局、資規分局,各街道)
3.提升樓宇運營管理水平。推動樓宇由“重開發”向“重運營”轉變,鼓勵樓宇整體持有、統一運營,或整體委托第三方專業運營,實施整體集中管理。探索散售樓宇資源整合,鼓勵第三方運營機構利用其品牌優勢,通過整合租賃(購買)等方式開展統一運營,推薦導入優質項目。支持行業協會購置運營樓宇,引導會員企業遷入樓宇,形成集聚效應。(責任單位:住建局、發改局、財政局、商務局、城管局,各街道)
(二)強化資源導入,豐富經濟業態
4.聚焦主力業態精準招商。建立政府與樓宇產權主體、運營主體聯合招商機制,用好區商務樓宇運營管理平臺,引導入駐企業在全區樓宇統籌布局。立足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加大招引研發設計、軟件信息、商務服務、知識產權、法律會計、人力資源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鼓勵企業向樓宇集中、垂直發展,促進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做大規模,加快形成法律會計、商務服務、知識產權、現代商貿、軟件信息、電子商務等六大樓宇集群。(責任單位:發改局、科技局、工信局、財政局、司法局、人社局、商務局、文廣旅局、教育局、衛健局、市場監管局,各街道)
5.打造專業特色品牌樓宇。嚴格按照樓宇產業定位,開展樓宇產業業態監管。加強業態混、雜、散、亂樓宇規范治理,指導樓宇運營主體把關引進項目產業方向,支持小型業主聯合招商,鼓勵樓宇運營主體開展“騰籠換鳥”“二次招商”,打造符合產業方向的“一樓宇一特色”專業特色樓宇。積極推動單個企業招商到產業鏈招商的轉化,鼓勵樓宇內平臺企業、總部企業、領軍企業等發揮優勢,集聚行業上下游、左右岸相關生態企業,強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度和融合度,實現聚點成鏈、軍團作戰,不斷加強特色樓宇在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責任單位:發改局、財政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各街道)
(三)健全配套服務,優化樓宇生態
6.提升樓宇綜合服務水平。積極推進政務服務進樓宇,建立健全開設企業政務一站式服務點,提供企業登記、稅務等基本服務,提升樓宇政務服務水平。各鎮街要針對轄區內重點樓宇,圍繞樓宇內部治理和周邊環境改善,建立由經發、規劃建設、綜合執法等單位組成的聯合服務機制,有針對性解決樓宇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優化提升樓宇發展環境。加大高端人才服務力度,圍繞樓宇內產業發展需求,加大高端人才、緊缺人才的引育力度,持續完善人才服務體系。(責任單位:數據局、人社局、住建局、公安分局,各街道)
7.完善樓宇周邊配套設施。完善城市基礎功能配置,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構建與樓宇經濟相適應的城市配套服務體系。打造樓宇便捷交通圈,科學謀劃樓宇周邊市政道路和停車設施建設項目,優化重點樓宇周邊公共交通線路,完善停車場、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解決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打造樓宇便利生活圈,持續完善便民生活圈建設,積極引入商務酒店、商業零售、餐飲休閑、文化娛樂、快遞服務、自動售貨等服務項目,推進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不斷優化提質,滿足樓宇入駐企業員工就餐、娛樂、健身等生活需求。(責任單位:住建局、交通運輸局、商務局、城管局、文廣旅局、教育局、資規分局,各街道)
8.加強樓宇綜合評價監測。制定重點樓宇培育清單,從入駐企業品質、綜合貢獻度、產業集聚水平、行業影響力、硬件環境、管理服務、樓宇黨建等方面,探索建立綜合反映樓宇經濟發展質量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優質樓宇加大政策激勵力度,實現以評促管、以優促優。(責任單位:發改局、商務局、稅務局、統計局、住建局,各街道)
9.優化樓宇經濟推進機制。建立樓宇經濟工作“區、街道、樓宇”三級聯動機制,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形成上下管理聯動、服務聯動的工作機制。組織召開樓宇經濟相關會議、論壇活動,對億元以上高產出樓宇、金牌樓宇運營商、新建高品質樓宇等加大宣傳和招商推介,提升宿城樓宇品牌影響力。(責任單位:發改局、住建局、商務局、稅務局,各街道)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服務保障。搭建政府部門與樓宇產權主體、運營主體、物業服務企業、中介咨詢機構、研究機構等溝通交流平臺。統籌用好現代服務業發展等相關政策,進一步優化樓宇經濟措施。對參與樓宇經濟建設的社會資本和公眾做好跟蹤服務,形成協同推進合力。
(二)加強宣傳推介。運用市場化、專業化方式,加強與媒體、中介、平臺等機構互動,及時發布樓宇招商、合作信息。總結樓宇經濟發展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樹立先進典型,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附件:區直單位幫辦樓宇明細表
附件
|
所屬街道 |
樓宇名稱 |
主導行業 |
幫辦部門 |
|
幸福街道 |
蘇寧廣場 |
商務服務 |
民政局 |
|
項里街道 |
金田湖畔 |
現代商貿 |
教育局 |
|
項王故里景區樓宇群 |
文化旅游 |
文廣旅局 |
|
|
168金融大廈 |
現代商貿 |
統計局 |
|
|
雙莊街道 |
千百美廣場 |
技術服務業 |
發改局 |
|
跨境電商產業園 |
商務服務業 |
商務局 |
|
|
盛德大廈 |
技術服務業 |
科技局 |
|
|
文體中心 |
郵電通信業 |
工信局 |
|
|
興邦大廈 |
建筑業 |
住建局 |
|
|
青創魔方 |
交通運輸業 |
交通運輸局 |
|
|
數字云艙 |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數據局 |
|
|
河濱街道 |
知識產權聚集區 |
技術服務業 |
市場監管局 |
|
古城街道 |
金鵬國際 |
金融保險 |
財政局 |
|
蘇商大廈 |
建筑房地產 |
水利局 |
|
|
水韻城大廈 |
商務服務業 |
城管局 |
|
|
中豪國際廣場 |
商務服務業 |
衛健局 |
|
|
群眾大廈 |
金融保險 |
稅務局 |
|
|
蘇商大廈 |
建筑業 |
資規分局 |
區直單位幫辦樓宇明細表
![]()
宿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2月19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