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遷市宿城區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 ||
| 索引號 | 321302000/2025-01133 | 分類 | 區政府辦公室文件 ??工商 ?? 通知 |
| 發布機構 | 宿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
| 文號 | 宿區政辦發〔2025〕5號 | 關鍵詞 | |
| 文件下載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遷市宿城區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doc | ||
| 時效 | |||
宿區政辦發〔2025〕5號
區 政 府 辦 公 室
關于印發宿遷市宿城區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
集聚發展區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園區管委會,區各有關部門:
《宿遷市宿城區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建設工作方案)》已經區政府六屆三十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宿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 5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宿遷市宿城區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
集聚發展區建設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我區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以下簡稱集聚區)建設,完善知識產權服務全鏈條,提升服務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根據《江蘇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管理辦法》(蘇知發〔2024〕75號)和《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關于同意宿遷市宿城區建設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的批復》(蘇知函〔2025〕1號),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立足新發展階段,通過引導和培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完善集聚區知識產權服務業管理體系,優化服務結構,提高服務能力,做大做強知識產權服務業,推動知識產權服務與科技服務、產業服務和投融資服務深度融合,為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集聚區將圍繞全市“615”(6個產業集群、15條重點產業鏈)新型產業體系發展需求,優化服務體系,打造知識產權服務業生態鏈,扎實推進知識產權“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確保至2026年12月集聚各類高水平服務機構25戶左右,從業人員超100人,實現年銷售額7000萬元以上,直接服務各類市場主體400戶以上,服務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家,實現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線上線下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功能更加齊全,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綜合服務窗口、維權援助中心等功能載體作用發揮明顯,非正常專利申請撤回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形成立足宿城、服務宿遷、輻射蘇北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區,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厚植知識產權沃土。
三、重點工作
(一)實施主體培育行動,推動高質量服務集聚
1. 加快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集聚。重點培育一批本土小微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扶持創建具有示范效應的品牌服務機構;同時積極引進信息利用、戰略預警、涉外服務等專業機構,吸引更多高端化、品牌化、國際化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入駐集聚區,構建完善的知識產權服務生態鏈。
2. 引育知識產權高端服務人才。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引進國內外知識產權高端人才,著力培養一批精通國際規則、具備實務操作能力的專業化服務團隊,持續壯大集聚區知識產權人才隊伍,打造知識產權人才高地。
(二)實施標準提質行動,推動高價值品牌引領
3. 打造集聚區優質服務品牌。組建知識產權服務業聯盟,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形成涵蓋代理服務、維權援助、信息分析、戰略規劃、訴訟復審及商業運營的全鏈條服務體系。通過提升服務品質,培育優質服務品牌,促進服務產品、效率和質量全面升級。
4. 強化海外知識產權保護。設立海外維權援助咨詢機構,運用“企業知識產權體檢”機制,開展重點產業海外風險預警,建立風險監測與防控體系,為企業提供精準化維權援助服務。
(三)實施產業融合行動,推動高效益貢獻產出
5. 構建產業知識產權聯盟體系。圍繞市、區重點產業發展需要,以“鏈主”企業、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為核心,聯合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及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組建產業知識產權聯盟。通過將知識產權服務深度融入產業科技創新全過程,建立服務區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
6. 健全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體系。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開展專利、商標、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組合質押貸款業務。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探索開發契合宿遷地標產業特色、兼具商業可持續性的證券化產品。完善知識產權保險產品服務體系,加大保費補貼力度,有效降低企業知識產權轉化應用風險。
(四)實施創新服務行動,推動高水平服務創新
7. 持續優化集聚區載體建設。積極對接國家和省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平臺),加快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推動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事項跨平臺、跨層級、跨業務協同辦理。優化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業務宿遷受理窗口和南京專利代辦處宿遷工作站服務功能,探索增設專利、版權等知識產權業務窗口。推進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建設,加強區域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分中心建設,構建區域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制,構筑知識產權保護“銅墻鐵壁”。
8. 全面提升集聚區服務能級。引導優質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精準對接服務創新主體需求,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商標品牌培育、版權成果轉化、地理標志運營、知識產權風險防范等專項服務。推動服務機構深度嵌入企事業單位創新全鏈條,重點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聚力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瓶頸。
(五)實施藍天整治行動,推動高標準行業監管
9. 加強知識產權服務領域監管執法。構建“主動監管、協同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四位一體的監管機制,著力營造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環境。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實現規范市場秩序、提升執法效能、增強監管震懾的多重效果。重點推進“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從嚴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代理和惡意商標注冊行為,切實維護知識產權服務市場秩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10. 完善知識產權服務行業自律機制。健全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組織體系,加強行業協會建設。支持行業協會開展行業調研,制定服務規范與標準,引導服務機構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推進服務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建立信用監管機制,制定服務機構分級分類標準,完善信用聯合激勵與懲戒制度。
(六)實施人文提升行動,推動高層次文化體驗
11. 強化知識產權文化宣傳推廣。在集聚區內設立知識產權文化體驗展廳,定期舉辦知識產權大講堂、知識產權文化沙龍等公益性文化活動。結合“3·15”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 ·26”世界知識產權日等重要節點,整合各類媒體資源,開展多維度、立體化的知識產權宣傳教育,通過系列活動提升集聚區社會影響力,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知識產權文化環境。
12. 強化知識產權服務人才支撐。推進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和平臺提檔升級,實現培訓方式智能化、網絡化,培訓課程精品化、精準化;通過專題培訓、高端學術論壇等方式,重點加強對企業高管(總裁)、知識產權總監、工程師、專利代理師及運營人才的專業培訓。培訓內容涵蓋專利信息分析、企業知識產權貫標、高價值專利培育、知識產權運營等實務領域,著力培養高素質知識產權實務人才,全面提升知識產權服務專業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直各部門、各鎮街及園區要強化責任落實,形成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知識產權工作合力。區市場監管局作為牽頭單位,要嚴格按照方案要求和時間節點推進工作,加快集聚區建設進程,確保全面落實國家和省級知識產權部門的工作部署。
(二)加強資金保障。規范使用上級財政專項資金,我區配套投入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資金。區財政局、區市場監管局要充分發揮財政專項資金的作用,并做好配套資金的投入,確保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配套政策落地執行,落實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的資金保障。
(三)強化考核評價。完善考核體系,將知識產權服務質量、創新能力及知識產權保護成效等核心指標納入集聚區入駐企業考核體系,實施量化評估;按季度開展集聚區運營績效評估,通過官方網站公開發布評價結果,確保考評過程公開透明,強化結果運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