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城區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 ||
| 索引號 | 321302000/2025-00100 | 分類 | 區政府辦公室文件 ??其他 ?? 通知 |
| 發布機構 | 宿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日期 | |
| 文號 | 宿區政辦發〔2024〕25號 | 關鍵詞 | |
| 文件下載 | 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宿城區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doc | ||
| 時效 | |||
宿區政辦發〔2024〕25號
區 政 府 辦 公 室
關于印發《宿城區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園區管委會,區各辦局、區各直屬單位:
《宿城區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六屆二十七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宿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2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宿城區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大數據產業是以數據生成、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為主的新興產業,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的關鍵支撐。發展大數據產業是推動產業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為搶抓大數據產業發展機遇,著力完善大數據產業發展生態,深化大數據融合應用,促進我區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導向,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據治理能力,深化數據融合應用,培育數據產業生態體系,強化數據安全保障,為加快“數字宿城”建設,推動我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按照“七個一”總體思路、實施“五大行動”,推進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七個一”總體思路,即建設一批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設立一批產業發展獎補資金,打造一批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招引培育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開發上架一批數據產品,培育一批大數據專業人才,形成一批大數據創新應用場景;“五大行動”,即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數據治理能力提升行動、數據融合應用行動、數據產業生態培育行動、數據安全保障行動。
到2025年底,全區數據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數字經濟規模顯著擴大,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度顯著增強,成為蘇北乃至全省領先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新高地。全區統籌智能算力總規模不低于200PFlops,開發上架數據產品不低于30個,大數據產業入庫企業不低于20個,大數據產業年均增長率不低于20%,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市級及以上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不低于5個。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行動
1. 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產業發展和生態培育需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推進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爭取宿遷市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項目落地。到2025年,全區統籌算力總規模不少于200PFlops,智算中心電能使用效率(PUE值)低于1.25。(區數據局牽頭,區工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 推進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完善。大力推動5G、光纖網絡、IPv6等新型網絡和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全區10G-PON端口達到2萬個,千兆寬帶用戶數達到15萬戶,5G網絡實現全區覆蓋,重點區域深度覆蓋。加快政務“一張網”“一朵云”建設,實現云網充分融合、一體化管理,為政務服務、政務辦公、城市治理等承載奠定堅實基礎。(區通管辦牽頭,區工信局、區數據局、區住建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實施數據治理能力提升行動
3. 推進公共數據資源歸集。完善公共數據資源目錄體系,按照“全覆蓋、穿透式”要求,面向全區各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開展信息化能力和公共數據資源普查,梳理形成全區統一、分級管理的數據清單、需求清單、共享清單和系統清單。完善自然人、法人、電子證照等基礎數據庫,按需推進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重要領域主題、專題數據庫建設,支撐公共數據社會化開發利用。強化公共數據資源歸集和共享,推動區級信息系統與市數據共享開放交換平臺互聯互通,實現跨部門、跨地域、跨層級、跨行業數據融合匯聚。(區數據局牽頭,各部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 推進數據匯聚專項治理。按照“一數一源、多源校核、動態更新”的原則,深入開展數據匯聚專項治理。圍繞完整性、有效性、唯一性、正確性、一致性、及時性6個維度,結合市部署的公共數據目錄優化提升行動,進一步提升數據目錄質量,理清高價值公共數據資源底數,建立健全數據目錄統一編制和質量管控工作機制,強化數據目錄清單化動態管理,指導協助數源單位改善數據問題,為部門間促進數據互通、高效共享提供有力支撐。(區數據局牽頭,各部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 推進公共數據有序開放。健全落實政務數據共享運行機制,明確公共數據開放的工作機制、開發利用、安全管理等內容,增強公共數據資源有序開放制度保障。嚴格落實省、市有關公共數據共享交換標準和公共數據開放與安全管理細則,明確數據共享開放的種類清單、標準、范圍、流程等內容,優先開放與民生密切相關、社會迫切需要、潛在經濟效益明顯的公共數據,推動更多高質量數據對外開放。到2025年,公共數據按需共享率、應開放公共數據開放率分別達到99%以上、100%。(區數據局牽頭,各部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 推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圍繞促進數據要素合規高效、安全有序流通和交易需要,招引和培育一批數據商和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數據交易雙方提供數據產品開發、發布、承銷和數據資產的合規化、標準化、增值化服務,促進提高數據交易效率。到2025年,數據商數量達到150家,開發上架數據產品30個以上。(區數據局牽頭,各部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施數據融合應用行動
7. 推進政務場景建設。以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場景建設為先導,打造具有宿城特色的公共數據資源開發應用場景。高質量推進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數據直達社區、遠程虛擬窗口、區鎮兩級行政辦事員一體化管理、“宿心辦”宿城專區、政務數字人等建設,助力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升級。高水平構建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體系,實現實時監測、精準預警和精細管理,打造全國中小型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標桿。高效能開展政府部門內部政務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推進一體化協同辦公體系建設,推動機關內部事務線上集成辦理,實現政府部門之間業務協作和事務協同,政府整體行政效能明顯提升、行政成本大幅縮減。(區數據局牽頭,各部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8. 推進民生場景建設。圍繞“人的一天、人的一生”,打造更多保基本、惠民生、優品質等多層次數字生活應用場景。聚焦“保基本”場景打造,以市民“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的生活需求為導向,向教育、醫療、交通、社保、就業、養老等重點領域聚焦,從排隊長、流程多、選擇少、手續繁等煩心事著手,推動政務服務遠程云坐席“曉屋”、智慧教育、智慧社區等應用場景建設。聚焦“優品質”場景打造,圍繞商貿、文旅、娛樂、體育、創意等不同領域,推廣虛擬導購、AR互動、無感支付等數字化消費應用,打造移動儲能充電機器人、漁文化創意消費、“三個課堂+AI”等一批數字創新應用場景。(區數據局牽頭,區教育局、區衛健局、區交通運輸局、區人社局、區民政局、區商務局、區文廣旅局、區農業農村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9. 推進工業場景建設。推動大數據在工業領域的深度應用、工業企業深度上云和數字化改造。開展工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專項行動,鼓勵龍頭企業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工業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運維管理、銷售經營等各環節數據采集、匯聚、分析、挖掘、應用,拓寬工業大數據應用場景,力爭在高端紡織、綠色建材、激光光電等領域創建一批市級有影響的行業大數據平臺。(區工信局牽頭,各部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數據產業生態培育行動
10. 推進載體平臺建設。推進數字經濟產業園、微電子產業園、宿遷市大運河數字科創產業園、數據要素產業園和數創空間等平臺建設,支持各平臺聚焦不同領域,按照“一園區一特色”原則,塑強激光裝備、光電顯示、集成電路及微電子信息技術等數字經濟地標產業,建設一批高品質數字經濟產業創新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園區設置“園中園”,布局數據標注、人工智能、智慧物流等產業,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園區爭創省級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各屬地按職責分工負責)
11. 推進產業集群集聚。強化數據資源層、數據基礎設施層、數據技術層、數據應用與安全層等不同層級優質項目招引,引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數據企業尤其是鏈主企業,培育多層次、梯隊化的產業主體。強化在庫企業培育,深入挖掘在庫大數據企業的潛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培育一批大數據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到2025年,力爭實現大數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全覆蓋。(區商務局、區工信局牽頭,區發改局、區科技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2. 推進金融資源賦能。由政府、投資機構和社會資本聯合設立金額不低于1億元的數字經濟產業基金,主要用于扶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統籌利用各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人工智能算力應用、大數據重點產品研發、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大數據創新發展平臺培育、大數據優秀標桿企業發展、大數據示范園區創建等工作。每年算力券發放金額不低于400萬。(區財政局牽頭,區發改局、區工信局、區科技局、區數據局、各屬地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 推進專業人才引培。實行積極的人才政策,加快引進一批善于組織研發和成果轉化的企業家,處在科技發展前沿的學科或技術帶頭人。圍繞大數據產業發展需求,搭建產學研對接合作平臺,引導企業與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及專業人才團隊等對接聯系,促進重大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加強本地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利用地區現有職業教育體系條件,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相關的職業技術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為產業技術升級奠定人才基礎。到2025年,全區集聚大數據高層次人才20名以上。(區委人才辦牽頭,區人社局、區科技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實施數據安全保障行動
14. 加強數據安全保障。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數據安全工作的監管和配合機制。強化涉及國家利益、個人信息等數據保護,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推動編制重要數據目錄,加強對核心數據的保護。加強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數據安全應急處置、數據安全審查等安全制度建立及落實。(區委網信辦、宿城公安分局、區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5. 加強數據安全產品應用。加強數據安全產品研發,推動大數據技術在數字基礎設施安全防護中的應用。鼓勵數據安全領域的技術推廣和商業創新,重點支持關鍵產品創新應用。推進數據安全產品和自主軟件在制造、能源、電力、交通、金融、智慧城市建設等關鍵領域應用。圍繞數字化治理的信息安全需求,擴大信息安全產品采購,確保可靠適用的信息安全產品在企業和科研機構廣泛應用。(區委網信辦、宿城公安分局、區數據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各相關部門的緊密合作,定期研究大數據產業培育工作事項,做好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服務平臺、招商目標的任務分解和推進落實,強化對全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統籌協調,將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與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建設同步推進。
(二)強化政策支持。嚴格落實省《關于加快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培育壯大數據產業的意見》等文件要求,增強產業政策的執行效力,優化各類手續辦理和審批流程,全面落實各項稅費減免政策。優化區級專項資金支持方向,聚焦大數據重點領域,支持一批產業化重大項目。加大政府采購支持力度,鼓勵通過政府采購方式購置適宜的數字創新產品。
(三)強化跟蹤監測。建立大數據產業發展統計監測體系,強化大數據產業運行態勢分析,為產業發展科學決策提供支持。加強對大數據產業發展重點項目的分類指導和跟蹤服務,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