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河濱社區開展了一場貼近生活的移風易俗宣講活動。宣講員從居民身邊的現實故事出發,講述了一些家庭因高價彩禮、大操大辦導致家庭矛盾、經濟壓力的真實情況,引發了在場居民對婚喪禮俗改革的深入思考。
活動現場氣氛融洽,二十余位居民坐在一起,認真聆聽。當宣講員提出“喪事簡辦、余錢助學”等建議時,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認同。一位來自隆城府邸小區的居民結合親戚因大辦喪事而背負債務的經歷,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引起全場共鳴。“說得在理!早該這樣做了!”現場響起一陣贊同的掌聲。
近年來,河濱街道將移風易俗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內容,創新推行“宣傳引領+實踐推動”雙輪驅動模式,通過立體化、全覆蓋的宣傳倡導,推動文明新風深入人心。聚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主題,街道打造“流動宣講臺”,在社區廣場、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場所開展“新風入萬家”系列宣講30余場次,覆蓋居民2000余人次。
同時,街道建立“宣傳+勸導”長效機制:線上通過小區微信群定期推送文明治喪、婚事新辦等主題的動畫短片;線下在小區出入口分時段播放宣傳音頻,利用電子屏幕滾動播放公益廣告,在樓道張貼新風尚主題海報,實現宣傳全覆蓋。此外,還組建了由老干部、老教師、老模范組成的“銀齡勸導隊”,開展一對一文明勸導,并結合傳統節日,組織“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等活動。街道還支持社區成立移風易俗文藝隊,創作方言快板、情景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以文化人,推動移風易俗理念深入人心。
“移風易俗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舉措,關系到每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河濱街道宣統委員盧青表示,“我們將繼續深化‘宣傳+實踐’模式,讓文明新風吹遍每個角落,引導居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共同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讓‘厚養薄葬、婚事新辦’成為河濱街道的新名片!”(蘇愛文 江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