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簡辦減負擔,日子紅火甜如蜜……”近日,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屠園鎮古河村的鄉村大舞臺上,由紅陽歌舞團與古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創編的說唱節目《文明新風尚 古河幸福多》熱烈上演,樸實的歌詞、輕快的節奏,引發了觀眾的深深共鳴,現場掌聲不斷。
這是古河村扎實推進“古河新風 文明潤心”移風易俗項目的一個生動縮影。今年以來,該村聚焦婚喪嫁娶中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陋習,通過文藝演出、主題宣講、學習村規民約等形式,傳播文明節儉新風尚,引導村民自覺摒棄陳規陋習、積極踐行文明新風。
在古河村,法治長廊、鄉音長廊是村民茶余飯后喜愛的聚集地。志愿者們充分利用場地資源,開展貼近生活的移風易俗微宣講。他們以身邊人身邊事為例,細致講解高額彩禮帶來的負擔,宣傳“低彩禮”“零彩禮”的實在好處。志愿者陶沙沙現場發放移風易俗宣傳單,細致講解政策;胡蘇芳則通過“小喇叭”循環播放行為規范,提醒村民婚喪嫁娶不攀比、不浪費。
制度約束是關鍵一環。《古河村村規民約》對移風易俗作了細致規定,從宴席規模、禮金上限到喪事周期等都有明確標準。這些村規民約內容經村民代表大會逐條審定,既合法合規,又契合村情民意,具備很強的操作性。除組織村民簽訂遵守村規民約承諾書,古河村還通過廣播、網格群、宣傳欄等渠道廣泛宣傳,推動村規民約真正入腦入心、落地見效。
推進移風易俗,根本上還是要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更好發展。為此,古河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并重點幫扶適婚青年提升技能、增收致富,增強其婚戀信心與發展底氣。
“移風易俗是場持久戰,必須常抓不懈。”屠園鎮黨委委員、宣傳統戰委員吳叔香表示,“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給群眾人情‘減負’、為幸福‘加碼’。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倡導與約束并重,一步一個腳印推進,讓文明新風吹進心坎、化風成俗,真正被村民接受,使村民受益。”(謝慶富 江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