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來科普一些網絡安全小知識,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近日,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河濱街道恒大華府小區廣場上,一場以“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宣講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
活動現場,民警采用案例教學方式,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的第44條內容,提煉成通俗易懂的“三不”口訣——“不輕信陌生鏈接、不透露驗證碼、不點擊可疑附件”,并結合情景模擬、互動問答等形式進行生動講解。
居民張阿姨在參與活動后深有感觸:“以前總覺得詐騙離我們很遠,今天親身體驗和學習后,才發現騙子的手段這么高明。這個口訣簡單好記,我回去一定要教給老伴兒!”
近年來,河濱街道積極構建“全時空”理論學習場景,以“空間改造+數字賦能+文化浸潤”三維聯動為抓手,打造“聽、說、讀、踐”四位一體的理論傳播體系。在陣地建設方面,河濱街道設置5座理論朗讀亭,配備15個“星火小站”流動學習點,并聯合宿遷市圖書館提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重點讀物,形成覆蓋全域的“15分鐘理論學習圈”。在傳播方式上,河濱街道既保留了“青藍講師團”走街串巷的傳統宣講模式,又創新開發了“紅色移動學習盒”數字資源包,開展分眾化傳播:面向老年群體融入黃梅戲等傳統藝術形式,面向青少年組織情景劇體驗,面向新業態從業者開設“午間微課堂”。據統計,2025年以來,河濱街道累計開展各類宣講活動124場,覆蓋居民1800余人次,推動理論教育實現“抬頭可見、駐足可學、參與可得”的浸潤式傳播,形成從理論輸入到實踐轉化的完整閉環,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河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將持續深化“理論宣講+民生服務”模式,開設網絡安全實訓課,培育“社區網絡安全明白人”隊伍,進一步織密理論防護網,擴大宣講同心圓,真正實現黨的聲音傳得開、群眾需求聽得見、網絡安全守得住的良性循環。(蘇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