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檢察院立足地域文化,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號召,投身轄區營商環境建設,以“檢察+融合”拓展涉企綜合保護職能,以“檢察+創新”構建助企服務綜合體系,以“黨建+檢察”融領業務和黨建“雙提升”,全力打造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親·清”檢企檢察品牌,品牌創立以來,獲得國家級表彰4次,6件案件入選最高檢、省院典型案例,7名干警先后獲國家版權局、全省掃黃打非辦公室等省級以上表彰。相關做法被《檢察日報》《江蘇法治報》頭版報道,寫入省檢察院工作報告。
一是聚合力,全力營造“安企”好環境。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打造“紅檢·融領”黨建業務融合品牌,發揮黨員干警先鋒模范作用,爭當大要案辦理的“急先鋒”,入選江蘇檢察機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優秀事例。辦理的假冒知名品牌光貓注冊商標案,推動堵塞監管制度漏洞等,有效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入選最高檢知識產權檢察工作專刊典型案例、江蘇省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省檢察院參考性案例。圍繞服務“中國酒都”發展,以高質效辦案為中心,推動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聯合出臺《關于辦理涉酒類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重大案件提前介入、法律適用、量刑標準,加大自由刑、罰金刑等懲處力度。近年來,共辦理酒類知識產權案件52件121人,知識綜合履職率全省領先,通過延伸司法觸角統籌推進多元保護,持續助力改善酒類市場營商環境。
二是勇擔當,構建精準“助企”全體系。健全檢企常態化聯絡機制,聯合區工商聯建立“三聯”機制,在重點園區設立工作站,院領導擔任工作站“法治副主任”,常態化開展企業“法治體檢”,成立“宿鼎鼎”幫幫團。以產業鏈“書記推介官”等形式,聚焦“專精特新”企業、高新科技企業的法治需求,結對6個重點產業鏈,19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開展“檢企聯護·潤企先鋒”等特色活動16次,開展服務企業活動28次,受理解決企業問題訴求57個,預防和堵塞企業法律風險點89個,該機制被省工商聯評為“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協同創新實踐典型”。構建線上+線下普法“雙平臺”,升級“檢潤·營商”保健中心,為企業提供線下“法治體檢”場館,38家企業及500余名高管、員工實地感受法治文化;打造“鼎鼎E企行”云普法平臺,以法治微課等形式提高普法滲透力度,該中心被省社科聯評為優秀普法基地。
三是求極致,探索推進“惠企”新實踐。聚焦“協作+治理”一體履職新模式。舉辦酒類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邀請省級業務專家、市、區相關部門,就商標侵權認定、智慧偵查等交流和研討,聯合形成工作實施意見。針對品牌酒類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制發檢察建議,被省委依法治省辦、省檢察院表彰為“全省優秀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拓展“檢察+科技”能動履職新路徑,針對涉企犯罪查辦中存在的問題,依托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通過數據比對碰撞分析,對涉企犯罪中應當立案而未立案、漏捕漏訴等情況精準開展法律監督,督促行政機關向公安機關移送刑事案件線索128條,推動刑事立案36件。探索“打擊+保護”綜合履職新舉措。對辦案中發現企業管理漏洞及時提醒,幫助企業提高抵御風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