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宿城區堅持以“八五”普法規劃為引領,圍繞民營企業全生命周期,針對不同經營階段法律需求,建立以民營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的普法供給機制,開展“護航民企”專項普法活動,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法治氛圍,為民營經濟有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凝聚多元法治能量,筑牢民企法治根基。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把學習宣傳《民營經濟促進法》列入年度重點聯動事項責任清單,推動形成學習宣傳貫徹《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整體合力。指導相關責任部門開展“民法典宣傳月”“知識產權宣傳周”“安全生產月”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強化保障公平競爭、改善投融資環境、支持科技創新、優化服務保障、加強權益保護等法律內容及其配套政策的宣傳普及,為民營企業發展培育良好的法治環境,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


二是巧用“普法+”模式,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突破傳統“講座式”普法,打造立體普法矩陣,持續深化送法律進企業、進商會、進機關活動,優化以案釋法、辦案交流等宣傳方式開展法治宣傳18場次。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堅持“誰執法誰普法”,為民營企業穩步發展注入法治動能。實現“普調融合”,組織律師、人民調解員以及“法律明白人”聚焦勞資等重點領域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實現調解一案、普法一片,截止目前調解涉企案件149件,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三是提升法律服務精度,開展民企個性普法。通過“法治體檢”等舉措準確把握民企法治需求,切實找準問題癥結,助力民營企業健全治理機構、完善風險管控、強化內部監督,推進“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切實做到企業有訴求、部門有回應。創新“小快靈”普法,綜合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普法內容的具象化傳播、可視化呈現、集約化推廣,提升全社會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法律法規的知曉度,引導形成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企業家的社會環境,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四是發揮法治陣地效用,照亮民企發展之路。宿城區以市場為主體的開展法治觀測點建設,打造“宿鼎鼎”“檢潤·營商”保健中心,該中心充分借鑒了中醫“望聞問切”理念,直面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難點,積極勾勒宿城區民營經濟發展脈絡藍圖,通過沉浸式體驗、數字化展示和案例講解的方式向觀摩學習的民營企業家提供法治保健服務,收集反饋民營企業發展的法治需求,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為我區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法治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