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 | 關于宿城區2018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 ||
| 索引號 | 016180632/2018-00077 | 分類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 ??國民經濟發展規劃、計劃 ?? 其他 |
| 發布機構 | 宿城區發改局 | 發文日期 | |
| 文號 | 關鍵詞 | ||
| 文件下載 | |||
| 時效 | |||
一、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全區上下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按照區委五屆五次全體會議的總體部署和區人大五屆二次會議要求,堅持穩中有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平穩有序、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
一是主要指標基本保持在合理區間。列入區人代會目標的8項主要經濟指標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2.2億元,增長6.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7億元,增長0.3%,增幅同比提高15.1個百分點,回升勢頭明顯;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億元,增長7.5%;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7億元,增長7.8%,增幅同比提高3.9個百分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3億元,增長9.8%;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31元,增長9.1%,高于GDP增速2.9個百分點;全區城鎮登記失業率1.85%,嚴格控制在3.5%以內。
二是轉型創新持續推進。大力實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八大行動”,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完成兼并重組5戶,實施“千企千萬”項目52個,沃綠寶公司實現“新四板”價值板掛牌,新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8個,新增省級以上新產品8個,新增開票銷售超2000萬元工業企業13戶。上半年,全區工業企業完成入庫稅收2.4億元,增長21.4%。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9.5億元,增長2.7%。產業集聚加快推進,上半年,全區“2+1”產業實現總產值44.3億元、同口徑增長1.9%,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9.5%。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激光產業園獲批省雙創示范基地,激光智造小鎮被新列入第二批江蘇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激光產業園院士工作站揭牌,先河研究院建設啟動,如是數學工業研究院簽約。
三是項目建設進展有序。從項目招引看,上半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4個,計劃總投資184.6億元,其中超5億元投資項目4個,占計劃總投資72.2%。經市考核認定,上半年共開竣工項目17個,固定資產投資44.1億元,分別增長13%、80%。從在手項目看,36個列市重大項目全部達到或超過序時進度,完成投資79.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5.3%;2個列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5.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57%。激光產業園二期投入運營,運河宿遷港洋北作業區碼頭工程竣工驗收。從新批項目看,上半年共審批、核準、備案項目114個,增加35.7%,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
四是城鄉發展步伐加快。立足增強城市活力,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首次舉辦現代服務業招商推介會,總部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己所欲貿易、元永股權投資管理等12家總部企業入駐,預計年納稅額達8500萬元。上半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85億元,增長7.1%;實現電商交易額100億元,增長37.7%。聚焦“三農”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布局優化有序推進,耿車多肉小鎮、洋北西瓜小鎮、王官集酥梨小鎮等10個農業“特色小鎮”穩步實施。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有效提升,涉及9個鄉鎮的高標準農田提標工程全面啟動,全區新增高效品種面積2.9萬畝;“互聯網+農業”加速推廣,全區農產品、地產品電商交易額突破10億元,“一村一品一店”達標率達57.3%。環境整治全面強化,深化落實省委“263”專項行動任務,大力實施成子湖片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京杭運河宿城段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和西民便河等6條河道黑臭水體整治,人居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總體來說,我區上半年經濟發展穩中有進,亮點紛呈,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經濟指標未達預期。受國內經濟下行影響,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項指標與年初提出的年增長目標相比,略有差距。二是工業經濟總量不大,實力不強,總量僅占全市的7.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同期回落6個百分點,15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產值下滑達91家,無新增開票銷售億元企業。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2+1”產業總產值僅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一半份額。三是招商引資項目質態不高。上半年,新簽約的24個合同項目中(不含激光項目)注冊資本億元及以上的4個,僅占17%;通過考核認定的13個億元工業竣工項目,平均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剛剛達到全市平均水平。四是公共服務不完善,中心城區義務教育學校不足,醫療資源分配和布局不盡合理,全區養老機構床位數不足老年人口的4%,還有35%的行政村沒有雙車道四級公路。
二、下半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措施
當前,國內經濟運行基本平穩,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外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正逐漸顯現或加大,受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人民幣貶值壓力上升等影響,實體經濟發展仍面臨許多困難,給下半年全區經濟發展帶來更大壓力。為此,我們將持續深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創新,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加大實體經濟服務力度,加快項目建設推進速度,加緊主要指標完成進度,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深入實施服務業發展“六大工程”,細化落實配套政策,鞏固提升傳統服務業,積極引進和培育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提高商圈建設水平,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街區經濟,確保全年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45家、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85億元以上,促進人氣集聚、商業繁榮。聚焦綠色高端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推進激光產業集聚發展、綠色建材產業跨越發展、新能源產業突破發展。確保年底激光產業新落戶項目20個,華科創智、先河激光二期建成投產,實現激光產業園三期、億茂濾材二期、申龍客車項目全面啟動。深入實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521工程”,引導企業走兼并重組、技術改造、股改上市、成果轉化、規模發展之路,年底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0家以上、開票銷售超億元工業企業6家以上。加快轉型步伐,通過“機器換人”、“兩化融合”、落后產能淘汰等抓手,促進傳統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推動制造業不斷向中高端攀升。
二是堅持招商引資與項目建設雙管齊下。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加大項目招引力度,持續深化“三位一體”招商機制,更加注重項目的規模體量、投資強度、科技含量、畝均稅收、就業貢獻和環境友好度等要素,不斷提高項目的“含金量”和“含綠量”。確保今年引進億元以上開竣工項目分別達40個、30個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以上。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以年度投資達243.7億元的192個全區“四大類”項目為抓手,堅持“每天一督查、每周一會辦、每月一通報、每季一觀摩”的工作推進機制,力促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達效,用項目的快速推進支撐全區經濟社會穩健發展。
三是堅持創新引領與改革推動雙向發力。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標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充分發揮激光產業園“一院兩站”的示范效應,加快創新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推動研究成果在宿城研發轉化。堅持把載體建設作為重要支撐,按照“五有三轉”要求,加快推進綠色建材和激光裝備兩個市級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切實提高園區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度。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解放思想的重要發力點,全力抓好“農民工返鄉創業”等4項國家級和“醫養結合”等4項省級改革試點,著力推進金融、行政審批、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網格化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創業創新營商環境“3550”改革,大力推進工業企業投資項目“不再審批”改革,確保“一張網”權力部門覆蓋率、事項覆蓋率和網上全流程審批“不見面”率均達100%,營造更加優質的服務環境。
四是堅持城市建設與鄉村振興雙翼齊飛。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長效為抓手,以改造棚戶區、改善水環境、管理精細化為重點,大力推進城市治理與服務“345”行動,深入實施12類22項重點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和環境。按照區委區政府《關于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快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年內實現2000畝生態農業示范園鄉鎮全覆蓋,新增高效農業面積5萬畝。加強耿車生態經濟示范鎮建設,加快耿車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富民惠民,聚焦精準脫貧,狠抓34個總投資17.6億元的民生項目推進,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促進城鄉融合、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