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重特大事故,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組織搶險援助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和諧社會重要思想為指導,引導廣大教職員工充分認識到做好暴力、恐怖襲擊等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意義,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努力防范各類危害事故的發生,努力在事故來臨時將危害降到最低水平,維護教育安全和穩定,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本,及時控制。堅持預防與應急處置相結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隱患、矛盾糾紛排查、整改和調處機制,強化信息的廣泛收集,爭取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要把突發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造成學校秩序失控和混亂。
2、系統聯動,群防群控。
發生事件以后,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各部門、各班要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啟動應急預案。學校領導要全面掌握情況,控制局面,形成校、班及部門系統聯動,群防群控的處置工作格局。
(三)組織指揮機構
1、指揮領導小組:
組 長:陸浩
副組長:李本政 苑甫林 胡威
成 員:唐曉宇 馬柯及各班主任。
職責:接到突發事件報告以后,組長根據現場情況發出啟動應急預案的指令,并指揮全校師生積極、妥善地應對。現場負責人為校長→副校長→主任(領導缺位時依次下延)
2、警戒處置組:
成員:唐曉宇
職責:攜帶裝備(橡膠棍、干粉滅火器、警用鋼叉)等快速趕往事發區域,及時制止侵害行為,并控制嫌疑人,設定警戒區域,設置隔離線,保護好事發現場,便于公安機關調查取證。在制止侵害行為時,原則上應先采用勸說和喝阻的方式,同時還應識別嫌疑人的體貌特征,萬一其脫逃可向公安機關提供抓捕的線索。如必須采取暴力方式來阻止,應盡量采用遠距離的手段擾亂嫌疑人視線(如干粉滅火器)、控制嫌疑人的動作(如長木棍)。
3、緊急疏散組:
成員:各班主任
職責:班主任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到位,根據事件的性質和發生區域確定是否需要緊急疏散,如果需要緊急疏散,要以最快速度確定安全、合理的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線。與事發區域最接近的班級要首先組織疏散,由班主任或當堂上課教師帶領學生朝與事發地點相反的方向快速、有序地撤離到安全區域。疏散完成后要及時清點并上報各班學生人數。各年級蹲點領導負責在各樓層的樓梯口維持秩序,避免因擁堵而發生推搡、踩踏事件。
4、傷員救護組:
成員:張曉艷
職責:應急預案啟動后,攜帶必備的醫療器械和藥具立即趕往事發區域,對傷員進行緊急處理。在120急救車趕到之后,協助醫護人員將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救治。
5、外圍保障組:
成員:王朋
職責:負責維護學校大門的出入秩序,保證疏散通暢。負責引導公安、醫療、消防等專業部門的人員進入現場進行處置。
(四)現場處置方法步驟
1、報警: 撥打110報警電話,簡要說明警情,請求增援,然后向指揮組組長報告。如暴力襲擊嫌疑人從大門進入,或者警情發生地處門衛附近,門衛是報警責任人。如暴力襲擊嫌疑人翻圍墻或由其他非正常途徑進入校園,則第一目擊人要在第一時間以奔走、叫喊的方式,迅速將警情告知校園里的其他人員。獲知警情后,離門衛較近的師生員工馬上通知門衛撥打報警電話;離學校校長所在處較近的師生員工馬上通知校長,進行現場應急指揮
2、發出緊急信號:校長接到報告后,視情況發布緊急信號,啟動應急預案,然后向教育局報告。
3、實施應急預案
聽到緊急信號后,各小組馬上進入工作崗位,履行各自的職責。警戒處置小組首先趕赴現場,處置情況。其他小組根據事態發展,迅速開展相應的工作,努力將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指揮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協調作用,保證各項工作的有效、有序開展。
4、保護現場協助有關部門進行現場處置,并為調查取證提供線索。
5、應急預案的解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師生情緒相對平穩之后,由校長發布解除應急預案的指令。年級蹲點領導和班主任協同工作,初步了解事件造成的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情況,逐級上報
(五)善后處理工作
1、校園突發事件發生后,學校應及時做好善后處理工作,積極做好恢復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工作,維護校園和社會穩定。
2、對在預防、處置校園突發事件中和善后處理工作中表現突出個人或有特殊貢獻的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3、對在預防、處置校園突發事件中和善后處理工作中玩忽職守者,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們隱瞞、緩報、謊報情況者,逃避責任者,阻礙工作人員執行公務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預防和處置工作者,視其情節和危害后果進行處理。
(六)相關聯系電話
報警電話:110 急救電話:120 火警電話: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