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農業經濟技術服務中心、街道農業主管部門:
為加強我區農機購置補貼機具核驗管理,做好申補農機具核驗工作,規范核驗行為,防范管理風險,提高政策實施工作效率,進一步便民利民,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19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工作的通知》(蘇農機〔2019〕11號)文件精神,經研究制定《宿城區農機購置補貼機具核驗工作規范(試行)》,請認真執行。
附件:宿城區農機購置補貼機具核驗工作規范(試行)
宿城區農業農村局
2019年7月3日
附件:宿城區農機購置補貼機具核驗工作規范(試行)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19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工作的通知》(蘇農機〔2019〕11號)精神,結合我區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實際,制定本工作規范。
一、核驗內容
補貼機具核驗是指鄉鎮(街道)農機主管部門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以下簡稱“購機者”)申報農機購置補貼時提供的相關資料進行形式審核、對機具進行核查的工作。核驗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購機者身份信息。個人身份證件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工商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及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件等信息。
(二)購買信息。購買補貼機具稅控發票等信息。
(三)機具信息。機具實物上的固定銘牌信息、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所對應機具的信息、牌證管理機具的行駛證信息等。
(四)其他信息。購機者銀行卡(折)賬號、開戶名等信息,以及政策實施要求提供的其他必要信息。
上述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由購機者、產銷企業和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分別負責,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區級抽查核實相關要求,按區年度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中規定執行。
二、核驗程序及要求
(一)受理申請
對購機者自主提出的補貼申請,鄉鎮(街道)農機主管部門應按規定及時受理。鼓勵通過手機APP、“一站式”服務窗口等便捷高效的方式受理申請。
(二)資料核驗
一是購機者及其身份、購機稅控發票等資料。購機者為個人的,重點核驗購機者本人與其身份證件的肖像照片相符情況,購機稅控發票所顯示的購機者姓名與購機者身份證件所顯示姓名的一致性;購機者為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重點核驗該組織法定代表人本人與其身份證件的肖像照片相符情況,法定代表人身份證件所顯示的姓名與工商營業執照所顯示的法定代表人姓名的一致性,購機稅控發票所顯示的購機者名稱要與工商營業執照所顯示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名稱一致。
二是銀行卡(折)等資料。重點核驗購機者填寫的銀行卡(折)賬號、開戶名等信息與其攜帶的銀行卡(折)所顯示的賬號、身份證件所顯示的購機者姓名、工商營業執照所顯示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名稱一致性情況。
三是購機價格真實性承諾。提示購機者確認購機稅控發票上的購機金額與其實際全部支付給經銷企業的資金要一致,以及隱瞞不報、提供虛假信息需承擔的違規責任,提示購機者對購機價格的真實性簽字確認。
四是區級政策實施工作方案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未通過核驗的,應將所發現的問題一次性告知購機者,并說明完善方法。
(三)機具核驗
重點核驗購機稅控發票所顯示的機具名稱、生產企業、型號、發動機號(不帶動力的可不核驗)、出廠編號與所購實物機具銘牌顯示信息的一致性,所購實物機具銘牌顯示信息與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內對應的機具信息要一致,購機稅控發票所顯示的經銷企業要與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內對應的經銷信息一致。對牌證管理機具,免于現場實物核驗,但需核驗購機者攜帶的《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行駛證》信息與農機安全監理系統推送給輔助管理系統的牌證信息、機具信息的一致性,購機稅控發票所顯示的經銷企業要與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內對應的經銷信息一致。
鼓勵通過進村入戶、提前預約等方式開展核驗,便利購機者以及設施安裝類機具核驗。核驗結果由核驗人員與購機者雙方簽字確認。實行雙人交叉核驗或個人核驗、單位內部集體會審雙重審核。加強對單人多臺套、短期內大批量、同人連年購置同類機具、區域適應性差的機具購置等異常情形的核驗。
未通過核驗的,應將所發現的問題一次性告知購機者,并說明完善方法。
(四)復核登記
對資料核驗、機具核驗的程序、方式和簽章的規范性進行集體復核,通過后登記立冊。
(五)公示報送
對通過復核的補貼申請信息,按照區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中要求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報送同級財政部門。
(六)資料處理
對財政部門未提出疑義的補貼申請,將其核驗資料留存備用備查,留存期限不少于5年。
三、監督管理
(一)加強核驗人員隊伍建設。選配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作風優良的工作人員從事核驗工作,對其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廉潔從政、業務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建立健全分管領導監督機制,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實行補貼申請受理、補貼機具核驗崗位分離,明確崗位職責。
(二)推行購機承諾踐諾。加強購機者補貼申請行為的自我約束和信用管理,實行補貼申請資料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自主承諾,引導其規范參與補貼政策實施,主動報告所發現的問題,共同維護政策實施良好環境。
(三)全面排查違規線索。對核驗中發現的補貼申請違規行為線索,由核機工作人員逐條書面登記,并及時報告分管領導。開展違規線索集體研究,對違規嫌疑較大或反復出現的應立即報告區農業農村局,配合開展調查工作,對違規嫌疑較小的留存材料備查。
(四)嚴格監督管理。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以機具核驗流程為主線,逐項工作、逐個環節查找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



